的心便砰砰跳起來,喬辰宇既然這麼說,而且還把他們拉到號稱“銅頭”的總裝一車間,那就是說他們將參與這項被歐美航空強國都視為核心的攻關。
不止是他,林光華等人都意識到了這點,臉色都漲得通紅,不管他們的私心如何,航空報國的熱情始終沒有被磨滅,如果能透過他們的雙手追趕上世界先進技術,那是他們一輩子的榮耀。
喬辰宇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靜靜的看著眼前這群年輕人熱血澎湃的模樣,彷彿看到了當年他剛進廠時的壯志豪情,欣慰的點點頭,在長桌上攤開手裡的技術資料,招呼一聲:“我們這就開始吧。”
沒有壯闊的口號,也沒有莊重的儀式,簡簡單單的一句開始,眾人便明白,他們從此刻就肩負起追趕的重擔。
一個個頓時投入百分之一百二的熱情,一頭就扎進去。
很快三天的時間過去了,石軍等人在喬辰宇的帶領下,把那份資料重新整理一遍,並對裡面的資料進行更細緻化的分析,一切看上去緊張的十分順利,似乎一臺全新的噴完成型機就要呼之欲出。
可越是這樣,牽頭的喬辰宇就越是眉頭緊鎖,因為在順利的背後,幾個重點資料和結構讓他拿不定主意,沒辦法這些東西出現的太突兀了,沒有說明,也沒有論證,彷彿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一樣。
剛開始發現時喬辰宇還沒在意,讓石軍等人先繞開,等何總工回來後再解決,畢竟當年領銜的就是何總工,沒人比他更熟悉了。
然而隨著異常資料和結構越來越多,喬辰宇的心也開始不淡定了,他是何總工一手提拔起來的,很清楚何總工的為人,那就是嚴謹,嚴謹得不容出現任何偏差,哪怕是一個小數點兒也要扣得有理有據,怎麼可能搞出這麼多異常資料和結構,卻沒有詳細的論證?
於是看似順利的噴丸成形工藝攻關進入了瓶頸,實在是異常資料太多,想繞都繞不過去,為了不耽擱進度,喬辰宇無奈只能先把理論研究暫停,讓石軍等人在材料上多下功夫。
然後就等著何總工回來,看看是不是當年出了什麼岔子。
何明昨晚趕回了永宏廠,休息一夜後一大早就來到總裝一車間,邁步進了工藝室,也沒跟喬辰宇過多寒暄,就拿起桌上的資料掃了幾眼,而後搖搖頭,說了一句讓喬辰宇石破驚天的話:“這些個資料和結構不是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