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點,莊建業毫不猶豫的發力,因為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莊建業,只有做到唯一,才能成為唯一!
既然如此,當然要朝著唯一的目標邁進。
於是在對雅克—141垂直起降戰鬥機進行一系列測試後發現並不符合自身要求後,中國騰飛並沒有放棄這種連俄羅斯都覺得雞肋的機型,而是加大投入開始進行深入研究以便尋求改進的技術路線。
恰在此時,美國的洛馬公司公佈了f—35戰鬥機三款機型的原始設計方案,其中專為海軍陸戰隊打造的f—35b型垂直起降戰鬥機引起了中國騰飛技術人員的注意,除了三軸承彎曲向量噴管外,f—35b型垂直起降戰鬥機並沒有採用雅克—141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小型升力渦扇發動機,而是用一臺升力風扇代替升力發動機。
如此設計雖然佔據的空間有些偏大,但獲得的好處同樣很明顯,首先就是簡化了內部的複雜管路,升力發動機最起碼需要配備油管、啟動的電纜再加上其他機械機構,不但不利於飛機的安全性,而且無形中增加了飛機的結構總量。
升力風扇就不一樣了,只需從發動機延伸出一根軸承即刻,其原理等於是將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中的渦扇置於前端。
要知道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70以上的推力都是由風扇提供的,因此理論上風扇前置的佈局是可以提供飛機垂直起飛的足夠升力的。
正因為如此,看到f—35b的動力佈局,中國騰飛的技術團隊可謂是如獲至寶,自然是臉不紅心不跳的直接拿過來用一用。
反正這麼多年中國騰飛摸著鷹醬同行的事兒沒少幹,也不差這麼一次。
只不過中國騰飛在垂直動力結構上摸著鷹醬過河,但飛機的總體佈局卻沒有按照美國人的思路去走。
正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f—35b的動力總成的確是天才的設計,但就這麼被舒服在f—35這麼個大框框裡的話,路子顯然是走窄了。
中國騰飛怎麼說也是個有想法的航空、航天企業,即便是抄作業也是要抄對的,一眼就能看到的錯誤自然是連看都懶得看上一眼。
正因為如此,當擺渡車逐漸靠近機庫時,包括軍內大領導和總部首長在內的一眾部隊首長和領導的眼睛都直了,一些航空兵出身的領導更是下意識的從座位上站起來看向機庫前的那架遠觀神似殲—8e,實則比殲—8e更霸氣,更加現代化的機型,腦海中不約而同閃過一句話:“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