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訊息。
因為根據改革,無人機隊從民航中踢出,原有無人機劃歸到各個應用單位。
不過由於騰飛廠原有ty—2無人機平臺操控技術等原因,各單位使用時要提前向當地民航局報備。
以便民航局審批後,在ty—2無人機平臺使用區域內架設地面引導發射器。
這一下無異於是限制了各單位使用無人機的靈活性,地質勘探還好,對這點無所謂,早點兒晚點兒礦藏和地貌就擺在那兒呢,什麼時候看都行。
可電力和林業部門卻不行,電力故障和森林火災全都是突發情況,結果你還要報備,等你把流程走晚了,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於是先前民航局購買的那批ty—2無人機很快就被電力、森林部門淘汰,哪怕地質勘探部門接收了一批,數量也不多。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國外的航空製造企業早就盯上這塊蛋糕,民航改革一開始他們就大舉衝進來,還沒等國內的航空製造業反應過來,市場就已經被瓜分。
說實在的,別說是民航和就是軍用航空又如何倖免?
各大軍火巨頭揮舞著手裡的先進軍用飛機,就跟媒婆見了心動的小夥子一樣,一個勁兒的往京城的部隊總部跑,部隊首長們簡直都要挑花了眼。
甚至有人發出反正自己造出來也是落後,乾脆把所有專案全都下馬,節約資金購買國外先進航空裝備的論調。
好在部隊手裡錢真心不多,沒有大規模採購的能力,不然國內的天空絕對會跟地面的汽車一樣,全是外國的牌子。
騰飛廠到是最先感受到了這場大變局中帶來的衝擊,在民航改革落地前,莊建業便在騰飛廠的幹部職工大會上做了題為騰飛廠正處在生死存亡關鍵時刻的報告。
提出了幾點應對舉措。
只可惜騰飛廠的體量還是太小,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部委都節節敗退的情況下,騰飛廠這個下屬廠自然免不了受到衝擊。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收攏安置因與麥道合資而淘汰下來的運十生產線和全套工裝裝置,以及部分職工及家屬。
當時部委把各企業負責人招到京城開會,以多三成的生產任務為代價,希望各廠你一點兒,我一點兒把這個大包袱給分了。
結果沒一個人願意幹,沒辦法,如今的航空廠日子都不好過,部委今年的生產任務加三成到是能熬過去,明年呢?後年呢?要知道分來的裝置和人可不是吃今年這一年,那可是一輩子。
眼瞅著沒人應聲,主持會議的部委主要領導就要發飆,這時候坐在最後排的莊建業舉起了手,成為主動背起包袱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