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美國沒有法國人快,但卻走了一條與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相同的發展道路,那就是把寶壓在碳纖維複合材料上,並在九十年代中期取得突破,於是一系列跨時代的機型紛紛冒出來,從九十年代末開始橫掃全球航空市場,直到波音737ax事件才稍稍止住美國稱霸全球航空業的腳步。
至於另一極的蘇聯,戰鬥民族都是粗放的,他們可以把鋼板扔上天飛出三馬赫,但卻不明白什麼叫精細、舒適,所以對複合材料始終後知後覺,等反應過來時整個國家就跟碎玻璃一樣,成了一地的渣子。
最快的法國也要到九十年代初才應用;慢點兒的美國要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後;至於實力不俗的蘇聯好沒搞明白就成了一地雞毛。
試問高原鷹c誰能稽核?又怎麼稽核?
歐洲航空安全委員會和美國聯邦航空安全域性連材料的特性、如何製備、工藝情況、製造流程、試驗資料以及試飛情況都沒個章程,你找他們稽核?
兩家機構立馬就會來個一個拖字訣,然後以市場準入為條件,把你的技術榨乾,等他們自己的同類技術出來後,在很抱歉的告訴你,回去再改改,放心這絕對是最後一次。
與其遭那個鳥罪,還不如握著技術霸權自己另起爐灶制定標準,反正歐美國家的航空適航證的申請程式和稽核流程條目都是公開的,拿過來一份照著制定個自己的就行,然後一點點加入複合蜂窩材料方面的新標準進去。
歐美想要在這方面有所建樹,不好意思,成體系的標準已經確立了,你們就照著來吧。
什麼?覺得中國的標準不合理,想要另起爐灶,沒問題,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基於t700的碳纖維的蜂窩複合材料要不要了解一下?後面的t800,t1000的還排著隊呢,機型都開始試飛了,效能又提升一大截,各位的標準是不是也跟一跟,別總那麼low好不好!
這麼一來,歐美不崩潰都難,到時候飛機試航標準,最起碼中小型固定翼的適航標準國內就會握在手裡,這對國內航空工業實在太重要了。
因為這等於是在歐美壟斷的國際航空市場上開啟一個缺口,令中國航空工業不在是一個悲催的圍觀者,而是真正的參與者,最終在市場的催動下,帶動整個航空工業的崛起。
正因為如此,莊建業並沒有如濱江廠著急忙慌的跑去歐美搞什麼適航證,而是絞盡腦汁謀一個大局,挖一個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