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公斤質量實在太輕了,以至於連這位負責指揮反導|反衛星作戰體系的主官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麼輕的反導攔截器真能能發揮作用。
要知道航天某院的反導攔截彈的發射質量達到95噸,搭載的反導攔截器的質量則高達389公斤,是lyj—18導彈的動能攔截器5倍還多。
可既便如此,航天某院的動能攔截器命中率也只有60多一點兒,若是實戰的話,最多也就能保證50的成功率。
要知道航天器這東西質量越大,就意味著平臺的冗餘度越高,搭載的裝置也就更多更精密,反之就會越少越粗糙。
這就好比改裝房車,重卡因為空間大改裝起來也就不費勁兒;若是用甲殼蟲來改裝,那就真是螺絲殼裡做道場,難度自然成倍增加。
中國騰飛的lyj—18導彈的動能攔截器顯然就屬於後者,72公斤的質量中要整合高靈敏度紅外探測裝置,控制計算機,高能火箭燃料,數臺小型火箭發動機和負責高速衝撞的主發動機,在加上其他的天線、感測器、控制機構等等,最起碼也得200公斤的平臺能裝得下。
可lyj—18導彈的動能攔截器整體質量不過72公斤,中國騰飛是怎麼分配各個系統的?能做到可靠有效嘛?
就在這位空軍防空兵部隊首長滿臉狐疑的時候,一起被工作人員搬過來的液晶螢幕已經通上電,很快螢幕上便出現lyj—18導彈的動能攔截器進行空間向量機動的畫面。
只見lyj—18導彈的動能攔截器中間部委不斷噴出短促的火舌,令攔截器懸停在半空中靜止不動。
這個時候莊建業走到螢幕前,笑著說道:“我們的lyj—18導彈重發射質量才18噸,72公斤的有效載荷已經是極限了,不過未來等我們的銑鍛一體化3d列印裝置投入使用後,可見將複雜腔體結構一次性成型後,質量還會降低30,而未來我們對lyj—18導彈的構想是發射質量為1噸,動能攔截器的質量控制在40公斤左右,同時射高達到200公里,射程超過600公里,成為陸基和海基反導反衛星系統的中堅力量。”
“這個目標需要多久能實現?”
這個時候一位來自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首長忽然開口,沒辦法,實在是莊建業給出的願景太過誘人,發射質量1噸,卻具備200公里的射高和超過600公里的射程,這樣的指標上艦根本就不是問題。
非但如此,這要小巧高能的導彈還能讓本就空間不大的水面艦艇擁有更多的備彈,解釋具備對中遠端彈道導彈中段反導能力的水面艦艇足可以將國土防空圈向大洋深處前移1000多公里,這裡面的戰略意義簡直不要太大。
也正因為如此,這位海軍的首長才安耐不住。
對此莊建業的答覆也很乾脆:“主要是看我們的銑鍛一體化3d列印裝置什麼時候能夠投入使用了,就像現如今我們眼前的這兩套三維編織機,dl—520和dl—527投入使用的話,我們的lyj—18導彈的動能攔截器也不會減重到7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