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中國路線(2 / 2)

是所謂的臨界馬赫數。

也就是說飛機整體沒有超過音速,飛機表面就已經有些點超過了音速。

這個時候飛機表面就會產生一種叫做激波阻力的東西,從而消耗飛機的動力,影響飛機的速度和續航能力。

而超臨界機翼便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運而生的,60年代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透過對不同的機翼翼型的風洞試驗發現,飛機機翼率先超過音速的部分通常是機翼上表面那個有弧度的表面。

這個地方氣流被加速的非常快,壓強也比較小,聲速也比較小,這個地方的馬赫數之最大的,因此他們便提出一種沒有一般翼型那種明顯弧度,讓速度和壓強分佈更加均勻。

頭部和尾部也做了相應調整,頭部更加平滑,尾部更加尖銳不說,下沿還有個凹進去的部位,如此設計的目的無外乎一個,就是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氣流壓強都變得更加均勻。

如此,超臨界機翼便可在不超過音速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速度,有了速度,經濟性自然就會很好,相應的就會減輕飛機的結構總量,從而在同等重量的情況下不但非得更遠,也可以搭載更多的貨物或武器。

所以超臨界機翼一出現,就受到歐美航空巨頭的追捧,尤其是民航領域,飛得更遠、裝的更多,燃油消耗低永遠是民航客機追求的目標,而超臨界機翼完全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

於是從八十年代開始歐洲的空客率先在a300客機上應用超臨界機翼,波音、麥道、洛克希德隨後跟進,很快歐美民用客機便憑著更經濟的燃油消耗,以及更大的載荷橫掃國際市場,將意圖進入該領域分一杯羹的蘇聯民用客機死死壓在下面,從而確立了歐美在大型民航客機領域的壟斷地位。

當然了,歐美在聯合打壓蘇聯民航客機的同時,彼此之間的內部競爭也非常激烈,在超臨界機翼上尤為明顯,儘管所有技術出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早已形成以空客為代表的的歐洲路線,和以波音為代表的美國路線。

所以薛衛東才有這麼一問,畢竟兩個路線各有所長,薛衛東很想知道騰飛廠用的是那一個?

對此莊建業笑得很燦爛,很自豪,同樣拍了拍眼前的ty—2ps:“我們用的是中國路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