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難嗎?(1 / 2)

</dt>

當然,在剛剛邁入九十年代的當下談論c—17還很遙遠,加之麥道的yc—15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經下馬,因此在如今這個世界上,運—15ps就成了唯一的已經量產的採用外部吹氣翼襟技術的輕型戰術運輸機。

其最大的特點是,吹氣翼襟佔整個機翼後緣的75,換句話除了翼尖兒的小部分割槽域,其他絕大部分機翼後緣都可以做向下的展開動作,直至將發動機尾噴口完全遮住。

以至於人在飛機尾部朝前看時,只會看到猶如大型禽類收斂翅羽護住幼崽一般,護住前方發動機的大角度偏轉下垂的襟翼。

如此一來發動機尾噴口產生的氣流就會在下垂機翼的作用下猶如導流板一樣將氣流偏轉向下,至於從兩塊襟翼中間分析溢散的氣流同樣沒有浪費,因為弧線下垂的襟翼正好對溢散氣流產生“康達效應”從而引導氣流再次向下偏轉繼續產生向上的升力。

再配合騰飛集團已經研究多年的超臨界翼型,完全可以令運—15ps發動機啟動時,噴出的強力氣流轉化為十足的升力,從而縮短起飛距離,完成短距起飛的目的。

等到降落時,被放下的吹氣翼襟又可成為大好的減阻機構,與機翼上方的減阻板,發動機的反推器以及起落架的剎車系統相互配合,完成運—15ps的短距降落。

總而言之,一套吹氣翼襟技術,賦予了運—15ps無與倫比的短距起降能力。

可這麼好的技術,蘇聯的安東諾夫以及美國的波音怎麼不用,反到是弄出了頗為另類的安—72和yc—14?

不是不想用,而是這種技術看似簡單,原理也不難,可想要造出來卻並不容易。

首先利用噴氣式發動機的尾流作為飛機起飛的升力想法的確不錯,可要知道噴氣式發動機噴出去的尾流溫度可不低,尋常的鋁合金材料根本就扛不住這樣的高溫灼燒,三兩下就得被髮動機給噴報廢嘍。

只有耐高溫的鈦合金才可以勝任,可問題這種佔據機翼後緣一半以上的襟翼面積如此之大,又有那麼多細小的連桿等精密部件,全部使用鈦合金的話,成本肯定要飈上去的。

相比之下采用肩扛式發動機佈局的安—72和yc—14,只需在發動機尾噴口附近用一小部分鈦合金蒙皮包裹住受機翼灼燒的部位即可,成本上較之採用的吹氣翼襟的同類飛機低了不止一個檔次。

其次便是在操縱上,吹氣翼襟一般分為兩層,每層都是可動的活動部件兒,這邊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使這麼重要且複雜的機翼活動部件兒整合到整架飛機的作業系統中。

無論是機械液壓還是電傳操控,都不是一件能讓航空工程師發瘋的工作,畢竟機翼的活動部件對飛機操控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大,一個弄不好很可能是致命的。

與之相比,肩扛式佈局的安—72和yc—14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除了造型怪異了些,空氣阻力方面有所影響外,機翼並不如何複雜,按照成熟的飛機作業系統構建就可以了,至多根據空氣動力方面的因素略作調整即可。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那便是生產製造了,安—72和yc—14這類飛機看似怪異,實際上在生產製造環節並不比傳統的運輸機複雜,只不過是發動機的位置不一樣而已。

可採用吹氣翼襟的飛機就不一樣,靜態展示時看著機翼也就那樣,就倆翅膀按在機身上,可實際上內裡卻蘊含著極為前沿的空氣動力學技術。

想要實現這些技術,並達到設計要求,對加工和生產的要求簡直要高到變~~態的程度,不說別的超臨界機翼的加工,這個世界上就沒幾個國家能做得出來,因為那種弧度與曲率以及最後的成型根本用語言形容不上來。

如此種種羅列下來,實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