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空軍這一看,不行了,再不控制未來幾年的軍費撥款都不夠填的,於是果斷要求騰飛集團別把攤子鋪的那麼大,集中力量在一個型號上。
結果……
空軍還是沒有逃過真香定律。
當騰飛集團頂著壓力拿出四款基於先進輕型運輸平臺概念衍生出來的機型,空軍先前那種收縮防線進攻一點的想法就被徹底的拋進了故紙堆裡,直接將騰飛集團的成果透過總部上報決策層,然後申請一大波特別撥款,不管不顧的就砸入騰飛集團。
沒辦法實在是四款機型太讓人慾罷不能了,別說是空軍,就是海軍得知了情況都有些躍躍欲試,至於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瞭解情況後更是趨之若鶩。
為什麼,很簡單,騰飛集團拿出來的東西足夠優秀。
四款機型即已經裝備到空降兵某航空飛行團的六架運15和四架運15ps外,還有兩款噴氣式飛機,騰飛集團內部代號為海東青b以及海東青bps。
當然,運15和運15ps是裝備到空軍之後的軍用型號名稱,在騰飛集團啟動先進輕型運輸平臺伊始,這兩款機型的代號同樣叫做海東青,只不過相較於b型,運15系列為a型。
a型與b型合在一起,便是騰飛集團過去近五年最為核心,同時也是對未來形象最為深遠的計劃,即由先進輕型運輸平臺概念昇華而來的“海東青”計劃。
該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海東青a和海東青aps為核心,背靠軍方與國家的支援,在進行軍用運輸機研製過程中積累起飛重量25到30噸級輕型運輸平臺的設計、研製、生產與製造經驗。
第二階段則是完善a型與aps的同時,開始展開b型的研製工作。
最後的第三階段,就是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紀初,完成70到100座級別的支線運輸平臺的批次生產,為新世紀中型和大型運輸平臺的發展打下基礎。
基於這個計劃,騰飛集團的海東青a型基準客戶瞄準的是軍方,所以採用的是上單翼,t型垂尾佈局。
但定位並非拘泥於軍方,就比如說空降兵部隊裝備的運15,騰飛集團實際上將其定位為多功能軍民兩用平臺。
因為將其內部進行客運化改造,加裝民用航空的導航和通訊裝置,增設行李收納和廁所廚房等設施,就是一款典型的46座支線客機。
設計航程3500公里,即刻執行藏區高原和邊疆區的航空運輸業務,同時也可以執行內陸省份的中程客運業務。
以此為基礎,騰飛集團的計劃是將其發展成為渦槳類專業運輸平臺,等到3500到4200千瓦級別的wd—50j渦槳發動機完全成熟,換裝更大功發動機的海東青a將會得到進一步改進和升級,屆時其起飛重量將達到35噸,成為航程達到4500公里,載客達76人的優秀渦槳支線機型。
而在軍用方面,深度升級後的海東青a將會更加靈活,效能更加優異。
相較於海東青的軍民兩用,海東青aps就是徹徹底底的軍用型號了,無論貨艙尺寸還是起飛距離亦或是裝載物品,完全是按照部隊的作戰需要設計的,幾乎沒有摻雜民用方面的東西。
所以海東青aps未來便是騰飛集團軍用運輸機的招牌和基礎,等到wd—50j渦槳發動機同核心機的,擁有65噸推力的wd—50s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投產後,海東青aps的最大起飛重量將接近40噸。
屆時升級後的海東青aps載荷量將達到18噸左右,而進一步改良後的貨倉將可容納一輛63式坦克或一架“空中皮卡”直升機。
如此一來將大大拓展部隊的作戰彈性和任務需求,其他不論,空降兵部隊、南方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