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等就等到了蘇聯解體,他們這些蘇聯航空工程師頃刻變成了俄國航空工程師,至於規劃中的電傳操縱和全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則徹底淪為鏡花水月。
在這樣的情況下,十號工程獲得的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實際上面臨的和蘇—27一樣的窘境。
想使用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卻沒辦法與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上的液壓機械—數字模擬控制系統相匹配。
不用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選擇蘇—27一樣,根據航空發動機實際情況作出妥協,那對十號工程來說無異於是自廢武功。
因為這款鴨翼、無尾三角翼氣動佈局的單發作戰飛機,若是沒有電傳操縱做加持,鴨翼的近距耦合根本就控制不了,很容易造成空中失速墜毀。
所以當時莊建業提出這個問題可不是瞎放炮,而是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的。
問題是提出來是提出來了,十號工程專案組也沒辦法著手解決,這一來自己這邊沒有全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的研製經驗,最重要的是俄製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不是自己的。
要知道全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可不是單獨做個電子控制盒以及十幾個伺服裝置和感測器就行了。
而是需要將整臺航空發動機的各項資料,執行情況,溫度變化,轉速大小,功率強弱等等資料分毫不差的精準掌握,在其基礎上在透過先進演算法配合計算機控制系統實現對航空發動機的精準控制。
沒有詳細的資料就等於沒有基礎,十號工程專案組在如何,也不可能去造空中樓閣。
就在十號工程專案組因此鬱悶的時候,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商,俄羅斯土星航空發動機設計局突然找上門,直言不諱的告訴十號工程專案組,要是想要配備全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的定製版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俄國土星航空發動機設計局啥都技術、人才、裝置啥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錢。
只要十號工程專案組錢給到位了,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別說控制附件換幾個位置了,就是裝兩個俄國女郎都不是問題。
十號工程專案組一看,時間緊任務重,如果能用國際合作的方式加快進度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於是對土星設計局一番考察後,立刻便於其簽署技術合作框架協議,然後便是各種砸錢。
不過砸錢歸砸錢,十號工程專案組也不傻,知道光花錢捕撈好處那才是正大頭,於是在合作中以十號工程涉及機密為由,將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全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的軟體程式設計以及發動機全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與十號工程整機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的整合工作交給了在工業軟體,工業設計軟體,航空飛控軟體等方面技術過硬的騰飛集團。
騰飛集團從來就不是吃虧的主兒,這麼好的機會哪裡會放過?於是從軟體入手,一頓操作猛如虎,從此全權數位電子控制系統核心技術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