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的本科生都能輕鬆的搞定這一切,可一旦落實在製造商,卻能難道一大票企業甚至是國家。
因為這種工藝孔的加工精度和質量要求非常高,誤差範圍不能大於01微米,也就是說誤差必須維持在100奈米以下。
是的,沒看錯這類工藝孔的精度已經可以用奈米來計算了。
這也是沒辦法,因為誤差一旦偏大,就有可能造成氣流灌入不協調,從而影響整體的效能。
所以這種工藝孔可不是那個老師傅憑著多年的經驗就能打出來,必須要用超高精度的裝置,頂級的工藝以及令人咋舌的穩定性才能夠做出這樣堪稱藝術品的工藝孔。
難度如此之大,世界範圍內能夠做出這樣的工藝孔只有通用公司和普惠公司,而這兩家航發巨頭全都是美國的,換句話說,也只有美國人才具備這樣的生產裝置和工藝能力。
所以通用的—90可以讓波音777獨領風潮;所以普惠的f—119才能令f—22具備碾壓般的優勢。
因為這兩款發動機上便使用了這樣的工藝孔,從而降低了燃燒室的總體重量的同時,也讓燃料燃燒的更加充分,提升了渦輪前溫度,最終提高了發動機的整體推力。
歐洲和俄國製造技術不過關,做不出蜂窩狀的工藝孔,就只能降低燃燒室的溫度,從而導致推力提升不上去。
阿聯酋和阿爾及利亞兩國的專家雖然不是啥頂級的存在,但也是知道世界航發的技術發展方向與各國技術動態的,因此當知道騰飛集團展示的燃燒室是蜂窩式的,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裡面的工藝孔到底是不是繡花枕頭。
要知道這裡面可是有不少人參觀過美製f—119航空發動機的細節的,糊弄下外人還可以,忽悠他們……沒門兒。
於是那個拿著燃燒室的中年專家被周圍專家這麼一說,也就不客氣,仔細摸索了一下,然後搬動幾個卡扣,就這樣將裡面的火焰筒緩緩的抽出來,等他把火焰筒捧在手裡,扶著眼鏡看向外側的那些個密密麻麻的工藝孔時,腦袋只覺得嗡~~的一下:“我的天神,這孔……竟然是……竟然是……微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