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恆山到嵩山不算太遠,且多有官道可走,哪怕是一行隊伍多達十人,卻也依舊趕路極快。
大約用了五日時間,眾人便到了登封城中,嵩山也已然在望。
此時距離武林大會雖還有月餘時間,但登封城內,卻早已是人頭攢動,滿是江湖武人。
只是和以往每次江湖上有大規模的武人集會,朝廷都會想辦法控制與打破不同。
這一次少林聯合武當,一道召開武林大會,朝廷是支援的。
支援的表現就是登封城已經調來了數千兵甲,專門用來維持秩序,避免大規模的流血衝突爆發。
江湖人刀口舔血,人多了總能遇到幾個仇人,要沒有約束,單憑少林、武當之力,未必能完全限制那些自由、散漫習慣了的江湖中人。
只怕武林大會還未開始,這些武林中人,就已經先打成了一鍋亂粥。
以往開武林大會,實際上都是有所保留和剋制。
比如專程向交好的名門正派發帖,那些尋常的江湖武人,以及旁門左道的江湖小派,聽到風聲的時候,大會都開完了。
只能跟在屁股後面,聽個響。
而這一次的武林大會,罕有的面向整個江湖,並且提前給予了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可謂是誠意十足。
自然也就幾乎將半個江湖的武人,都召集而至。
看著這熱鬧到人擠人的街道與集市,幾乎人人都揹著刀劍,或是某些奇門兵器,混亂之餘,也給人一種莫名的安心之感。
彷彿會覺得,有這麼多的江湖武人在,詭邪再厲害,又能將這個世界禍害成什麼樣?
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人群聚攏,造成的錯誤安全感罷了。
朝廷雖設蕩魔司,卻基本只向各大門派招收人手。
尋常的江湖中人,缺乏紀律,更不服管,要想將他們變得訓練有素,能相互配合著上戰場殺敵···還真不如召集一群尋常的軍戶,訓練一段時間來的省事省力。
過往的經驗來說,束縛江湖武人,不能用紀律和國法,因為俠以武犯禁,無論是正是邪,他們都過於自由,而不被束縛於框架。
要束縛江湖中人,得用信仰。
比如明教!
當然明教滅了,乾的太正確,也是一種錯誤。
所以,聰明的江湖門派,如少林、武當,都採取的是教、武分列制,江湖的歸江湖,信仰的歸信仰,很少混為一談,更不以信仰去馴化大量的武人,以免刺激朝廷。
這也造成了,許多少林、武當出來的俗家弟子,本身卻並不崇信佛、道。
“師父!人太多了,我們可能找不到客棧住下來。”人群擁擠之中,定閒小聲對師父明鏡說道。
不戒和尚手持新入手,暫且用著的混鐵棍,堵在一眾尼姑走位,恐嚇著那些妄圖藉著人多擠過來佔便宜的匪類。
明鏡說道:“我們不在山下久留,直接上嵩山,去嵩山派借住!”
五嶽劍派在當地可都是有‘熟人’的,用不著和那些尋常江湖人一起躺大街或者擠地鋪。
明鏡這麼一說,原本也有些憂心此事的嶽不群,這才也恍然想起,此時並非是五嶽劍派內部都劍拔弩張的時候,而是相互為戰友,互為依仗的時代。
理論上來講,嵩山派也是可以信任的。
當然,這對於嶽不群來說,始終只會是一個虛假的理論。
對於嵩山派,哪怕是他修為早已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境地,依舊會保留幾分警惕。
實際上,哪怕是後來,五嶽聯盟分崩離析之時,真正背信負義的,也唯有以左冷禪為首的嵩山,以及以嶽不群為首,卻並不包括華山派眾弟子的華山。
他們是默契與同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