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聲已經越來越高,甚至成為了主流。
那些損失了大量的財產,甚至被迫只能縮在福地裡的不少佛門大寺,也是窩火之極。
佛門高僧確實都有以一當千、當萬的實力,那些普通的朝廷兵甲很難對他們造成真實的傷害。但是奈何朝廷大軍太多,而殺戮太過的話,即便是即將成佛的僧人,也會瞬間墮落成魔,被業火焚身,一世甚至好幾世積累的修行,就都會付諸東流。
更何況,還有天庭的管制。
在這一次掀起的滅佛之戰中,似乎天庭與道門也達到了某些默契,從太宗年間起,就不斷擴散、興旺的佛門,漸漸也讓天庭感到了壓力,乘著這股風潮,同樣選擇了抑制佛門。
佛門、道門、天庭,就像是三足鼎立一般,總是做著某種相互的平衡。
會昌五年三月,李炎更進一步,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莊園,又令勘檢所有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
會昌五年四月,達到高潮,李炎直接下敕滅佛,規定西京長安只能保留四座寺廟,每寺留僧十人,東京洛州只留兩寺,其餘節度使的治州共三十四州留一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其他寺廟全部摧毀,僧尼皆令還俗,所有廢寺銅鑄的佛像、鐘磬全部銷熔鑄錢,鐵鑄的交本州銷鑄為農具。
另外還敕令外國僧人等,若無伺部牒者,亦勒令還俗,遞迴本國者。
根據戶部統計,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佛寺經濟一垮臺,原本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大唐,頓時打了一道強心針,國運開始逆勢上揚,如果真的讓這股風潮穩定下來,成為既定的結果,那麼大唐江山又可再續幾百年的興盛。
雷鳴山的巨通寺,同樣被朝廷的大軍刮過,所有的普通僧人都被驅趕還俗。
巨通寺只來得及將一部分珍貴的典籍、物質,轉移到雷鳴山的小洞天中去。
其餘經卷皆被焚燬。
在巨通寺藏經樓被焚燒之前,戒魯便先收起了當初行顛大師所著的經卷。
這些經卷中,除了正常的佛經註解以及人生哲理之外,還包含了大量的醫學典籍、天下地貌、風物、水脈走勢記錄,以及一些災害發生時,適應當地環境的救助措施。
這都是行顛大師在壯年體強時,遊歷四方所寫,之後年紀老邁,無法再長途跋涉之後,才在藏經樓中著書整理。
就這麼被一把火燒了,未免可惜。
雖然李炎下的敕令是隻燒燬佛經,但是下到了地方,一定會變味。
地方上的官僚、豪強以及軍隊,為了功勞,只要是寺廟裡搜出來的典籍,都不會放過,因此倒也銷燬了不少真正的益民典籍,也堪稱是文明的一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