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過一番的楊廣之流,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作為一個皇帝,居然不懂得利益平衡,不明白自己代表的是哪些人的利益,不懂得虛與委蛇。一味的剛愎自用,蠻橫推行自己的想法和政策。
這就是最大的愚蠢和錯誤,怎麼都沒得洗。
封神過去了···。
隨後是周朝八百年。
見過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見過了東周的分崩離析,天下諸侯紛紛無視周天子,春秋爭雄,戰國爭霸。
同時,也有許多仙神,以化身降臨凡間,創造學說。
更見到了儒家創始者,被譽為至聖的孔聖人。
這位孔聖人的真身是誰,歷來不乏猜測。
有人從‘有教無類’這四個字,斷定是通天教主。
有人因為姓孔,就以為是孔宣。
但其實,這些都是妄論而已。
孔聖人···就是孔聖人。
他誰也不是。
他是各種思想,各種學說,在這亂世中碰撞後,綻放出來···最為璀璨的文明之花。
以凡人之軀,與聖人比肩。
他同樣經歷生老病死,然後將自己的靈魂,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執著,自己的一切,都化入了自己開闢的道中。
以獨特的方式,凝聚著華夏文明的核心,延續著文明的傳承,而不使其散。
他成為了一種概念,一種思想,一種大道。
當你信奉他的道,學習他的道,理解他的道,去繼承、去思考、去傳播的時候,他就活在你的身上。
這是一種真正無私無我的證道方式。
也同樣因為他的這種證道方式,為人族在與仙佛神祇的‘抗爭’中,獲得了一絲餘力。
子不語怪力亂神···!
一個儒家修行入骨的大儒,可以憑藉自身的思想,去抗拒任何怪力亂神的侵擾和干涉···這是何等的偉大!
有了這樣的力量,國家、朝廷才能漸漸擺脫來自神佛的束縛,依舊擁有一定的獨立性。
而不至於,讓凡間成為神佛的嬉戲場,為所欲為。
反而是將一些擁有一定道德觀的神佛‘渡入’儒家文化的門檻中,讓他們擁有了儒家設定的是非觀、道德觀。
“看來,那些志怪小說裡,時常有精怪鬼靈,去騷擾那些書生,也是有道理的。讀書人的背後,是儒家虛化成大道的至聖和亞聖在守護,精怪渡劫,以讀書人為‘護盾’,就有很大機率,躲過死劫。”挖掘出了一個歷史真相的封林晩,沒有太多的感慨。
至聖和亞聖的選擇,當然是正確的,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犧牲’,才讓人族在滿天神佛的壓迫下,保留了一些自主性和微弱的權利。
但是封林晩也僅僅只是敬佩而已。
同時也從他們的犧牲與綻放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輝煌。
百家爭鳴之後,便是一段漫長的暗淡期。
始皇意圖反天,以十二金人,封鎖人間,拒絕天庭和神佛的干涉。
終究還是失敗了。
然後是漢,然後是三國,然後是兩晉,然後是南北朝···隋唐。
時間腳步從不停歇。
而封林晩卻隱藏的越來越深,他看著一切,卻抽離的更加乾淨,更無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