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怖之感。
見識過了夜幕下平安京的冰山一角。
眾人終於抵達了成明在京都的府邸。
這座府邸並未荒廢,成明雖然不在京都,但是他的妻妾卻都留在了此地,並且繼續打理著。
成明的歸來,讓這些妻妾大為欣喜。
紛紛上前來,對成明噓寒問暖,有的甚至已經開始默默垂淚,似乎為成明的遭遇感到傷心,進而好像還聯想到了自己的命運,更覺有悽苦之意。
總之,某些奇葩的腦回路,確實有別於華夏人。
按照後世島國人江戶時代國學大家本居宣長,研究《源氏物語》提出的觀念就是,從平安時代起,島國人的骨子裡便充斥著一種叫做‘物哀’的情懷。
似乎可以解釋為華夏人的‘真性情’,不過卻又有些不一樣。
就像有些人,看到一片葉子落到水裡,先是會感嘆···哎呀好美!我也希望有這麼美的一天。再然後卻又急轉直下,突然覺得,生命也會這樣消逝,感觸到自身的命運,然後潸然淚下。
這個概念簡單地說,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觸外部世界時,觸景生情,感物生情,心為之所動,有所感觸,這時候自然湧出的情感,或喜悅,或憤怒,或恐懼,或悲傷,或低徊婉轉,或思戀憧憬。有這樣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對於生活在島國底層,掙扎於溫飽生存的那一批人來說,什麼物哀不物哀,都是狗屁。
但是在這些貴族中,這種氣氛和情緒,卻蔓延的極為徹底,似乎人人都有著這麼病態的一面。
好一陣亂糟糟之後,成明安慰好妻妾,終於才回想起來,自己還帶回來了幾位尊貴的客人,同時也是他能夠安然重新在平安京立足的本錢。
他得罪了朱雀天皇不假,但是當今真正執政,掌握大權負責攝政的是藤原家族,執政的是藤原基經的四男藤原忠平。
而藤原忠平算起來是成明的表兄。
天皇雖然是島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但是權利卻並不總是在天皇手中。
平安時代還好,天皇偶爾失了大權,但其實這權利還是在相應的利益階層之中流轉。
就像藤原家族,歸根結底其實是一個依附於天皇家族的外戚家族。
他們似乎掌握了龐大的權利,但是那權利是屬於天皇的,他們只是架空了天皇,然後竊據了天皇的權利。
而到了幕府時代,天皇才是真的大權旁落,淪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吉祥物。
所以只要他帶回來的楚河等三位大唐使者,能夠提供足夠的利益,那麼在藤原家族的保護下,即使是朱雀天皇再怎麼想對成明動手,卻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