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元年,時任遼東總兵的李成梁為了進一步遏制住膨脹的建州女真,於是便在荒蕪的寬甸地區修建了六處堡壘。史稱“寬甸六堡”
自寬甸六堡建成之後,原先逐漸做大起來的的建州女真人的活動空間進一步受到大明的限制,並且由於寬甸地區水草豐美,土地肥沃。明朝更是從遼東遷徙三十萬戶漢民到這裡定居,墾荒,生產。在此後的近三十年的時光裡,勾連著長城的寬甸六堡就如同是一柄刀子死死的懸在建州女真的的頭頂上。大明鐵騎的陰影也時刻的籠罩在建州各個部落的心中。
時任遼東經略熊廷弼曾經稱呼寬甸乃是“八百里新疆”。可以說要是寬甸地區一直在明軍手上,建州女真很難有做大的空間,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一將會一直生活在被明軍籠罩的陰影下。
但萬曆三十四李成梁再次得到機會復出,第二次擔任遼東總兵這一職位,李成梁一上任伊始就就主動放棄了這塊戰略要地。更是將此地的大量漢民一併丟給了正在崛起的女真人,也正是因為獲得了寬甸,努爾哈赤趁此機會獲得了豐富的物資和人口,迅速補充自己的力量從而有了敢於造反的資本。
當時熊廷弼就曾經上書要朝廷殺了李成梁,只可惜受制於當時朝堂上的黨爭激烈,熊廷弼的建議也就沒有引起朝堂之上的重視。李成梁因此才得以繼續在遼東養寇自重,直到他死的第二年,他的乾兒子努爾哈赤正式起兵叛亂。也正因為如此,一代名將李成梁才會被冠以“清高祖”的尊稱。
自遼東之戰後,寬甸地區被毛文龍和孫傳庭率領軍隊奪了回來之後,努爾哈赤的頭上便再次多了一柄利劍,時刻的在提醒他想起自己那時候在李成梁帳下被支配的日子。
如今寬甸地區在警備司令毛文龍,政委劉佶的領導下已經開始逐步的邁上了正軌,現在的寬甸不再僅僅只是明軍的一處邊塞堡壘,而是成為了明朝統治下的一個縣。新科進士傅文龍則是成為了寬甸的第一任縣令。至於耿仲明則是成為了寬甸的一名主簿。
隨著逐漸的安定起來 寬甸地區人口也是越來越多,整個寬甸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態勢。但亡必危,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戰略位置險要的地區。
就在西邊林丹汗和科爾沁部爆發大戰之時,一直蟄伏著等待機會的的努爾哈赤終於也是找到了機會。趁著遼東軍事進一步重組的時機,努爾哈赤命令四貝勒皇太極率領親自率三萬大軍遊戈在瀋陽一線,而他自己則是帶領了近四萬試圖再次奪回寬甸地區。
城頭上,看著遠處烏泱泱的女真人知縣傅從龍的心忍不住的加速跳起來。這可是他剛上班的第一年,沒想到就遇到了這樣的陣仗。儘管在來遼東之前,他也一直安慰自己,但是真真正正的踏入到戰場上未免也是慌張起來。
反觀一旁的軍事主將毛文龍,他的臉上早已經是看不出任何的變化,他只是拿著千里鏡不斷的朝著遠處望去。而政治委員劉佶則更多表現出來的則是一臉亢奮。寬甸地區,也是他父親戰死的地方,如今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劉佶並沒有看向遠處,而是蹲在一旁不停的打磨著那一柄長長的戰刀。
遠處女真陣營中,牛角號聲不斷向前。透過千里鏡,毛文龍清楚的看到女真人正在調動軍隊,戰爭就要開始了。
城頭上,明軍的戰鼓聲不斷響起。隆隆的鼓聲不僅僅提示著每個士兵戰爭的即將來臨,這熱烈是鼓聲更是調動起每一個戰士躁動的心。
寬甸城內,明軍的數量實際上只有不到八千人,但是這八千人可都是參加過多次戰爭的老兵,在聽到戰鼓聲響起之後,他們立刻井然有序的回到了自己的戰位之上。
遠處最先打頭的乃是一支千餘人的女真人輕騎兵,在火炮的協助下,他們充分發揮出自己的速度優勢,不停的朝著城頭上的明軍發射著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