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皇帝統一華夏,建立皇帝這個一獨一無二的稱號之後。“王”邊逐漸有先秦那般,高不可攀,變得越來越多了起來。有功的大臣們可以被封為王,皇上的子嗣們也可以被封為王。
但在中國傳統的固有認知中,王和王之間也是有著不同的身份差異的。尤其是唐宋之後,中華文化的形態已經算是徹底形成,自然象徵著封建身份地位的稱謂上也徹底形成了等級制度。一字王往往用於親王,一字王往往要比二字王的身份更加高貴。而在一字王中,尤其是以先秦古國晉齊秦魯等最為珍貴。
當初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大寶之前曾經被封為秦王,因此由於李世民的加持,秦王這個稱號自然而然的也是高出其他魯齊等藩王一頭。
但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曾於至正二十四年自封為吳王。因此在明朝最尊貴的藩王乃是吳王。只可惜吳王這一稱謂,自有明以來僅僅只有朱標第三子朱允熥一人,被賜予過這個稱謂。朱棣造反後,朱允熥便被改封,因此後來吳王這一稱謂便在大明朝王族中斷絕了。
天下藩王秦晉二位為首,但大明朝秦王乃是出自朱元璋次子朱樉之後,從血脈上因此要高出晉王一脈,並且秦王更是大明朝九大塞王之首,立國之初更是掌握著諸多大軍馬!故而明朝的藩王乃是以秦王為首,如今秦王傳到此已經是第十代,如今的秦王乃是朱誼漶。
陝西大地,乃是中華文化正統,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但是自唐宋以來,胡馬窺江,加上氣候的轉變,陝西大地已經由原來的千里沃野,水土豐饒之地開始轉變成了千里黃土高原,溝壑連綿縱橫之地。陝西人民自古勤勞,善於勞作,可在明朝的陝西卻實災連綿,飢餓之民百萬。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陝西人民勤勞,而又食不果腹?氣候誠然是一個原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便是來自宗藩和官吏的盤剝。
儘管在陝西明朝有四位親王,韓王,安王,肅王以及秦王。安王和肅王在大明朝的歷史中並不顯眼,尤其是那個肅王歷朝歷代都是對其嚴加刻薄,貴為親王卻只有五百石俸祿,還時常拖欠。以至於肅王本人都要餓肚子。至於韓王,位於偏遠的平涼。也是一處比較荒涼的場所,所以韓王一脈在大明朝過的也是極不容易。
所以對陝西人民盤剝最多的親王那就只有秦王了。初代秦王朱樉在剛剛獲封秦王之時,便在陝西為非作歹,無惡不作。歷史上就曾記錄過朱樉出征西番之時,將無數孕婦搜捉入府,至使人夫婦分離。而且還捉了一百五十對童男童童女,一百五十名童男被他一次性全部閹割,至使許多男童恢復不好全部暴斃。
朱樉所作壞事還有很多,像什麼跟自己王妃在府中以折磨人為樂啦。什麼軟禁王后了都是家常便飯。以至於這位老兄暴斃而亡後,本該是喪子之痛,難以忍受的朱元璋更是親自命令禮部追賜諡號“愍”。可見朱元璋對自己這位曾經評價為“不曉人事,蠢如禽獸”的兒子是有多失望。
歷代秦王更也是繼承了他們祖先的“優良傳統”,什麼造反的,什麼欺壓良善的比比皆是。但好在是,歷代秦王很多都是沒兒子,早早的便掛掉了,以至於秦王襲封十代,王爺就有16個。而且還有好幾代是爸爸哥哥弟弟全都是秦王的罕見事情。
陝西地區自古以來就以種植粟麥為主,一種西域傳來的糧食作物,一種由狗尾巴草孕育而來的中國傳統作物。在廣袤的三秦大地上,哺育著勤勞的人民。
如今小冰河氣候已經是凸顯出來了,儘管粟和麥,非常適應氣候,可終究還是在這樣小冰河下開始了減產。加上繁重的雜稅,陝西的百姓們此刻“活著太累了”!吃一頓飽飯,無疑不是奢望。雖然七八月份是收穫的季節,但此刻的西安等城市還是湧入了不少逃荒的百姓。
西安城內東北部 赫然矗立著一座巍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