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的時候,再弄也不遲。
既然要搞火管鍋爐,難度瞬間加大,大筒套小筒,中間再套上鐵管,光是裝置製造,就能把人折磨死。
涉及到鍋筒製備,現代社會司空見慣的焊接技術,此時肯定無法應用,一是之前帶過來的焊料太過金貴,大家實在捨不得用,二是僅憑現有的技術儲備,短期內根本搞不定焊料加工,更別提原料還沒影呢?
現在強行上焊接,就和考試作弊沒什麼區別,到了大規模生產階段,還是得換方法,對經驗積累毫無用處。
第一個難題,還是出在鐵板上,不管怎麼樣,先得讓張景堂弄出幾塊合格地鐵板出來吧?
然後鑄造師傅們便開始挖坑、擺造型,然後張景堂繼續上坩堝,將鐵板融化,順著鑄模外孔,匯入鐵水,完成鐵板澆鑄。
至於澆鑄出來的合不合格,張景堂指了指天,表示得問他老人家。
澆鑄鐵板的同時,張景堂指揮燕朝工匠搭了一個簡易的爐灶,然後放入木炭,引火燃燒,待火旺時,將鐵板埋入滲碳,算是就地取材,將鐵板質量稍作提升。
不能使用焊接技術,那就只能上鉚接了,工作的複雜度再次上升,只能摸索著往前推進,至此之後,設計圖紙便成了參考。
,!
好在蒸汽機用的鍋爐個頭不大,不管是打孔、卷板、鍛打、鉚接,都在現有裝置的能力範圍之內,無非是流程繁瑣一些而已。
真到幹起來的時候,大家才發現,現代和古代的區別,簡直是天上地下,哪怕有各種現代機器加持。
由於是鉚接,打孔就不可避免,而在打孔之前,還要留出連結面,並保證筒體表面平整,難度可不是一點半點。
光是鐵板處理,就把大家弄的焦頭爛額,再加上兩邊蓋板的處理,直接讓先設計、再生產的常規流程調了個個,變成先生產,再修改設計圖紙,中間的測量、對準工作,只能按實際情況不斷變更。
相形之下,經驗的作用早已超越理論,摸索前進則成了必然。
既然是摸索,大家乾脆各尋方法,鍛打師傅們將長條形的鐵板燒紅,然後上鍛機鍛打,硬是打出一批還算齊整的鐵管來,倒是為下一步火繩槍槍管制備積累出不少經驗來。
然後是鉚釘製備,更少不了一頓敲敲打打,由此可以看出,鑄造和鍛打,將會是華興工業最為亮眼的兩項技術。
來回折騰了五次,眾人才將一件還算能用的鍋爐製造出來。
關於加壓一事,張景堂再次提醒大家,切不可腦子發熱,哪怕蒸汽機轉不起來,也不敢把火燒的太旺了。
宇文浩笑著告訴張景堂,就憑咱那些破木頭,你就放心吧,絕不會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
當宇文浩提出用木炭作燃料的時候,張景堂和趙東同時表示反對,凡事一步一步來,真炸出了滿天花來,咱們誰也別想好過。
:()華興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