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法比,這也是燕朝軍士、海盜寧可使用冷兵器,也不願意碰火銃的主要原因。”
“據我們推測,佛郎機人的工業技術應該不錯,火器水平已經入門,從防患於未然的角度來看,最好別讓他們知道咱們太多機密,否則觸類旁通,沒等咱們發展起來,或許人家已經突破了,到時候對咱們,對燕朝,都不是啥好事情。”
“說實在話,尖彈製備太過容易,無非是尾部加個松木的事情,再加上極易刻制的直膛線,對於佛郎機工匠來說,隨便看上幾眼,或許就能複製出來,說白了,就是一層窗戶紙的事情。”
“對於燕朝工匠,其實也是一樣,人家的火銃雖然差,但那也是正經的火繩槍,一旦看的多了,見到效果,只要捨得花錢,敢往上堆人力,照樣能複製出來。”
“最大的問題是在後面,不管是前裝槍,還是後裝槍,整體來說,槍彈分離模式走到膛線這一步,已經到頭了,再往後,就得考慮槍彈一體,那可是劃時代的變革,靠咱們現在的能力,恐怕需要很多年,才能跨越過去。”
至於好多年是多少年,王學軍沒說,大家也沒問,真說出個數十年,甚至百年來,除了添堵、鬱悶,起不到啥好作用。
前有高牆阻擋,後邊的新世界又已跨入門檻,華興人所能做的,就是妥善做好技術保密,最好是在自身實力壯大之前,確保這層窗戶紙完好無恙。
對於此時的新世界,直膛線加上尖頭子彈,其所帶來的效應,無異於一場軍事革命。
經過王學軍一番講解,小院眾人很快便達成一致,既然現有技術優勢明顯,那就沒必要再作升級,藏好秘密,才是立足長遠的經營之道。
說到庫存的一萬條燧發槍時,王學軍告訴大家,其中刻有螺旋膛線的槍管佔到一半,另外一半則是普通槍管,下一步配發時,僅涉及普通型別,而膛線型燧發槍,作為應急裝備,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拿出來。
最後,梁繼盛建議林志剛抽時間去找找安全部,讓彭少波給工業部的同仁們講講保密知識,順便把安全部門成立起來,沒有機制保障,光憑嘴說,遲早會出大問題。
直到夜色降臨,大家才各自散去,面對這處充滿生機,卻又無比複雜的古代大陸,每個人的肩上都沉甸甸地,那種難以言表的生存壓力,仍舊時時壓在眾人心頭。
生存下來,才是當下的頭等大事。
:()華興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