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藉口總是工作忙。
沈明洲不明白邵煉為什麼拒絕同行,明明見他對全球科技大賽十分關心,不僅幫忙做蜻蜓,還會找出無數的專家教授資料,一位一位給沈明洲介紹:這是諾獎獲得者,那是人工智慧領域大能。
語氣裡全是對科研界頂尖人物的懷念。
還能仔仔細細的回憶起他們聊天時的小脾氣。
沈明洲對邵煉總有一種很深的挖掘慾望。
不止是曾經的十年,還有十年之前的所有求學經歷,都是他的好奇心所在。
可惜,沈明洲一問,邵煉就敷衍。
「不都那樣,整天做實驗、去圖書館、聽教授講課,看不完的資料寫不完的報告,偶爾還要跟實驗室的人爭奪儀器,但是他們都搶不過我。」
邵煉語氣得意驕傲,順便傳授沈明洲人生訣竅,「你只要跟搶你儀器的人說,導師晚上就要結果,做不出來他們背鍋順便把實驗重做一次,他們就會乖乖讓開,給你儀器。」
非常惡霸。
卻不自知。
收拾好行李,沈明洲終於與赴美代表團回合。
赴美參加全球科技大賽的選手裡都是沉穩的小少年。
四個小姑娘,六個男孩子,熱熱鬧鬧似乎相熟的樣子。
早已跟團隊打成一片的歐陽博藝,甚至可以給沈明洲介紹:「這是寧俊、那是敖輝,他們做的是癌症基因專案,還有一個水質環保研究。」
這次代表團隊浩浩蕩蕩三十多人,參賽類別分佈為四類。
所有人成功集合之後,帶隊老師郭嘉良就給他們分發了比賽的詳細資料。
賽事流程和解釋說明應有盡有。
全球科技大賽的起源悠久,而且還誕生了八位未來的諾獎獲得者。
所以,這份資料不僅是宣傳賽事意義,還詳盡列出了一眾評委專家的資訊。
諾貝爾獎獲得者,知名研究教授,那些在新聞上才能見到的名人,都會在選手交流會上一一路面。
不過是幾句話的簡明生平,足夠讓參賽的學生們發出驚嘆。
郭嘉良見代表選手們的表情,非常滿意。
這才是對待最高賽事應有的欣羨。
他說:「我們這次出去的目的,不止是展示我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學習!」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喊了無數年。
每次赴美之前,郭嘉良都要給學生們上一場深刻的賽前動員課。
團結!進取!為國爭光!
老師說得激情昂揚,優秀學子也是十分給面子。
然而,沈明洲站在隊伍裡目光平靜,仿若未聞,連興奮和激動的笑容都沒從他臉上找到。
結束動員,郭嘉良特地走過去,關懷這位林勤忠院士開後門的學生。
「沈明洲,能代表我們國家出去參賽,高不高興啊?」
沈明洲困惑的看著他,點了點頭,「高興。」
可他表情鎮定,一點兒也不像為國出征的選手。
郭嘉良想了想,問道:「如果你緊張的話,一定要告訴我們,因為你沒有來參加科協主辦的賽前培訓班,所以很多注意事項不清楚,但是不用覺得害怕或者慌張,老師們會幫你的。」
當初林勤忠院士定下沈明洲,科協就說要叫他來參加培訓班。
然而,院士卻說:「讓沈明洲多花點時間在專案上。」。
於是一切擱置,直到現在見面,郭嘉良才覺得,也許沈明洲很需要這種團隊成員互相熟悉,減輕焦慮感的培訓活動。
因為,他太沉默了。
搭檔歐陽博藝陽光開朗,這麼熱情洋溢的女孩子跟他說話,他竟然也只是點頭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