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被規模宏大的煤礦和鐵礦驚到了,尤其是對離心鑄造工藝,生產出來了銅管、鋼管的質量之高,遠超當時,用於大炮、槍管這些關鍵部件,再也不用當心炸膛,爆管之事了,真是巧奪天工,宋應星不由得讚歎:“人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都督真是一個天才。”
李定國與宋應星徹夜長談,縱論制器之要,相見恨晚,相談甚歡,宋應星驚訝於李定國志向之偉,制器之精,這個盛名之下的年青人對一些當時的工藝不熟悉,但一經溝通,就很快青出於藍,對鍊鋼等技術,李定國的解釋,真讓宋應星佩服,宋應星自己想留下來學習。在李定國的誠意邀請下,宋應星意留下來。幾日後,李定國便將宋應星任命為工程院院長,推動工業體系的建立。
宋應星在各地迅速大規模建設水力機械,為各地工廠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也為灌溉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催生了動力出渣出煤工藝,煤礦石和鐵礦石產量翻了倍。大型鼓風機的運用,煤焦化工廠、鋼鐵工廠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鋼鐵產量大大提升。工業基礎在不斷地提升。在宋應星的配合下,鏜床研發了出來,鋼鐵管材、軸承、齒輪、螺絲和各種工業用缸體等工業重要零部件製造終於可以實現。
各地都在建設水力機械裝置以提高生產效率,每個工廠開始專注於自身產品的研究和生產,而兵器工廠作為最後的總成,開始設計效能更加優越的兵器,武隆、合川等地大量硝石的開採,為火器的研發提供了雄厚的基礎。大炮透過小型化和機動化進化出了野戰炮,大炮的機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炮彈透過試驗,升級到了可以爆炸的新型炮彈,對敵人的傷害增加數倍,這兩樣兵器在高效能的火藥的支援下,其實並不難製造。
更難的是新式槍械的改造,只有新式步槍的研製成功,才能讓滿清弓馬徹底失去野戰優勢,安民軍才可能大大縮短擊敗滿清的程序,不過這個時候,彈簧鋼生產卻極其困難,必須依靠鐵匠的反覆鍛打,鍛打出來質量優良的彈簧鋼來,而且成品率極低,一對優秀的鐵匠師傅,一天頂多打出兩件合格的彈簧鋼片來,何況精密和高強度槍管的製造速度還比較慢,有了水力機械,彈簧鋼等特種鋼材的產量也增加了許多,為槍械的大規模製造提供了可能,當然,李定國覺得製造炮彈炮箭和強弩更加經濟一些。
三人的配合真是珠聯璧合,李定國負責創造和設計,宋應星負責推廣應用,設計出生產工藝來,譙山負責組織大規模生產,安民軍重工業體系初具規模,工人的人數增加了數倍。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一個新的野戰旅第7旅完成了裝備,由兩個火槍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弓兵營、一個騎兵營和一個槍兵營組成,全旅共計7000多人,上萬匹馬。李定國親自掌管第7旅,他很明白自己的弱點,也明白在這個亂世,當好軍閥是活命的最好辦法,所以總是把最精銳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哎,你們現在終於有個樣子了。”小艾讚道。
“有你這麼夸人的嗎?”李定國道。
“工業鐵三角,產學研一體化,太棒了。”小艾改口道。
“馬屁精。”
受益的不僅是軍事裝備,農業裝置也得到了極大提升,犁、鋤頭、鐮刀等各種勞動工具全面普及,勞動生產率大大提升。政府將種子和勞動工具預售給無錢購買的群眾,等秋收以後以糧食還債。川東、川北、川西等地貧苦農民成群結隊赤手空拳地前往安民軍控制的區域計生活,來到一府就由當地民兵等幫助修建房屋或者使用已絕戶人口的房屋,政府發給種子,又發給犁、鋤頭、鐮刀、菜刀等勞動和生產工具資助群眾生產生活,幫助解決一些口糧,同時發放一些弓箭、砍刀等,農戶透過打獵採摘也可以解決一些口糧,四川盆地的山坳裡,炊煙又開始升起,雖然飢餓,但青綠的莊稼,很快就從近兩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