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風雨朝堂:信王的抉擇與成長(2 / 3)

道:“殿下,東林黨之初,確實不乏正直之士。他們抨擊時弊,試圖恢復大明的清明。然而,隨著黨爭日益激烈,東林黨內部逐漸魚龍混雜。尤其是在朝廷內部,不少人以黨爭為名,實則為私利而鬥。遼東戰事之緊,朝中諸臣卻將精力放在相互攻擊,導致熊廷弼和孫承宗等忠臣的建議屢屢受阻,最終讓朝廷錯失良機。”

信王略顯驚訝地看向榆翔,似乎無法相信東林黨竟如此不堪。榆翔繼續道:“熊廷弼大人力主防守遼東,但卻因黨爭不斷,最終被下獄。反觀閹黨之人,雖多有劣跡,但在支援熊廷弼防守遼東方面卻做出了不少貢獻。他們深知遼東潰敗之危機,因而在籌措遼餉方面不遺餘力,以保大明邊疆穩定。也正因如此,才出現了閹黨力保熊廷弼、東林黨反而與熊大人對立的局面。”

信王臉上微露愕然,喃喃自語道:“熊廷弼竟然會得到閹黨的支援……這與我此前所知的完全不同……”

榆翔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在財政政策上,東林黨人也多有失策之處。他們反對開徵新稅,致使國庫日益空虛,卻又無法提出有效的替代方案。魏忠賢雖為人奸惡,但在籌集遼餉時,他並未加重百姓負擔,而是透過商稅、鹽稅等方式增加收入,確保軍費供應。或許這並非出於愛民之心,然從效果上看,卻實實在在地保證了遼東的戰事。正是這份矛盾,使得不少百姓對魏忠賢的看法並非全然負面。”

孫承宗不斷點頭,顯然對榆翔的分析頗為認同。他望向信王,語重心長地說:“殿下,東林、閹黨的紛爭使大明內耗嚴重。真正為國為民之人,實屬不多。大明此刻危機四伏,外有遼東之患,內有黨爭之禍,若再不止息內鬥,恐大明江山難以長久。”

信王低下頭,沉默不語。他一方面敬仰東林黨人的氣節,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孫承宗和榆翔所言的事實。他的內心複雜而矛盾。

孫承宗見狀,繼續說道:“殿下,若真心為國,當重實幹而非空談。不論東林、閹黨,只要能為大明貢獻,便是良臣;若借黨爭為私,便為奸邪。大明之興衰,不在黨派,而在能否齊心協力,度過危機。”

榆翔也補充道:“殿下,歷史上幾次黨爭的結局無一不是元氣大傷。漢代的黨錮之禍,唐代的朋黨之爭,無不如此。

信王聽完榆翔的分析,臉色漸漸凝重。他平日裡雖有些少年氣,但在面對國事時也不免感到沉重。沉默片刻後,他緩緩道:“榆翔,你的意思是…無論東林黨還是閹黨,他們都有自己的算計?這世上竟無一心為國的忠臣嗎?”

榆翔微微嘆息,說道:“殿下,忠臣確實有,但在權力的漩渦中,純粹的忠心往往難以維持。就如同您欽佩的東林黨人,起初他們確實以憂國憂民的姿態出現,抨擊時弊,為朝政進言。然而,隨著他們在朝中逐漸壯大,黨爭愈演愈烈,不少東林黨人也開始以權謀私,甚至為了黨派利益,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可以說,東林黨和閹黨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差別。歸根結底,都是在權力鬥爭的場上。”

孫承宗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目光深邃,臉上的神情似有幾分沉痛。他從政多年,見證過無數忠臣在朝堂上艱難生存的局面,也看到過許多人在權力和私利的誘惑下迷失自我。孫承宗深知,單靠個人的忠誠和操守,終究難以改變整個大明朝堂風雨飄搖的局面。

信王似乎有些難以接受這一現實,他轉頭看向孫承宗,彷彿在尋求一個更正面的答案:“孫老師,難道這世上,真的沒有清流之地了嗎?難道我們大明真的已經腐朽到無可救藥了嗎?”

孫承宗緩緩搖頭,沉聲道:“殿下,腐朽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朝廷內部的黨爭、貪腐、權臣當道,這些問題確實讓國家根基動搖,但在我大明疆土之內,仍有不少地方官員、將領在堅守本分,兢兢業業為國為民。朝中也並非人人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