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頭道:“這次來海漢留學這批人,險些連經費都湊不出來。”
“這……”李希在三亞待的時間長了,其實也知道海漢人辦事非常現實,明碼標價的東西,肯定要給錢才行。他早前與海漢達成協議的時候,其實也答應了會由朝鮮承擔後續的大部分軍費,但沒想到僅僅這幾個月時間,自己的國家便被這場戰爭耗空了國庫。
李希換了個方向問道:“那海漢今後要在我國駐軍,這軍費又將從何而來?”
李溰道:“海漢已與我國議定了諸多合作專案,開礦、製鹽、造船……屆時由我國承擔的部分軍費也會從這些專案的盈利中扣除,或許壓力就沒那麼大了。不過這些專案要建成盈利尚需時日,希望能撐過這一段最為艱難的時間吧!”
李溰有所不知的是,在他離開漢城一個多月之後,國庫告罄的朝鮮官方已經面臨國家機關日常運轉所需的經費缺口,而這個時候想再憑藉民間富商的主動捐助來過關極為困難,畢竟這種零碎的資金很難進行統一安排,民間也不太可能借出大額資金給官府長期使用。
在這種危機關頭唯一能救朝鮮的,自然也只有剛剛才將朝鮮國庫搜刮一空的海漢了。不過海漢肯定不可能把這些已經揣進兜裡的錢直接還給朝鮮,以一貫的精於算計作風,由海漢銀行出面向朝鮮官方提議,用資產來作為抵押,換得海漢提供的應急貸款。
當然了,用哪些資產才能抵押貸款,這肯定是要海漢說了才算。而朝鮮先現在能拿得出手的優良資產可就太有限了,要嘛是漢城的房產和土地,要嘛就只有大同江沿岸還在開發中的這些產業了。
原本已經返回舟山的蔡金梅,為了與朝鮮官方談這個大專案,現在又在從定海港再往漢城趕。而執委會這邊得到訊息之後,也已經在研討要趁著這個機會從朝鮮拿到什麼樣的好處。
朝鮮雖然靠著外來的軍援勉強撐過了今年的滅國之災,但國民經濟也因此而幾乎被拖垮,除了南方沒有被直接捲入戰爭的地區還算能夠過活,北方那些被戰火毀掉的城市因為缺乏經費和物資,難以自行完成戰後重建工作。而一旦國家的各級治所因為沒有執行經費而停擺,那所將造成的影響恐怕絲毫不亞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李溰知道自己的國家已經陷入財政困境,但不會想到形勢如此嚴峻。這雖然並不在海漢戰前的算計中,但這樣的局面的確是海漢喜聞樂見,以援助的名義再乘火打劫一把,儘可能多地控制朝鮮的關鍵產業,對海漢而言正是一個下手的好時機。
不過對李溰來說,當下還有更現實的問題在困擾著他,那就是自己來三亞留學的學習方向。而李希作為對海漢瞭解最多的朝鮮人,大概是當下唯一能夠幫到他的人了。
“世子的意思是,還沒想好要在這裡學什麼?”李希聽了他的問題也是有些吃驚,不禁又再確認了一遍。他本以為這種問題應該是李溰在出發之前就已經與海漢議定,但不曾想竟然到了三亞都還沒有作出最後的決定。
李溰點點頭道:“你熟知海漢國體民情,依你之見,應當學哪一門課目才最合適?”
這問題還真是將李希給問住了,他從未想過自己要替來留學的世子選課,那要是自己推薦的課目世子不喜歡,或是根本不合適,日後沒學出成績,這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那海漢人可否給出過選擇的範圍?”李希當下只能先試試縮小選擇的範圍。
李溰應道:“海漢人說任意選擇,並無條件限制,先前宴會上我又向陶大人確認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