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原因基本就那幾種。
要麼是名次太低,能力不足,各處都不想要。
要麼是部門眼光高,反正翻過年就是昌盛四十二年,馬上新一批的進士們就要新鮮出爐,不如挑選新人。
還有一部分則因為沒有背景,更沒有人脈,學問也不是特別突出,於是就被留了下來。
他們這二十多人很是尷尬。
中進士三年了,還是見習進士,還在翰林院打雜。
馬上新人要來,那可真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不過比他們更尷尬的,還有上上屆留下來,沒被選走的兩個人。
他們兩個中進士快六年了,本以為登榜之後便有官做,沒想到得罪了人,直接在翰林院打六年的雜。
一般來說,馬上要到科舉年,他們肯定更加無人問津,估計只有等到新科進士來了之後,他們的名單再被送到各部挑選。
等到那會,或許有大人可憐,選他們去其他地方。
反正能留下來的,多多少少會有點問題。
不過今年有些不同,他們的名單在科舉年的前一年又被整理出來,跟賦閒的名單放到一起,全都送到紀煬那裡。
也有人稱這份名單是次等名單。
畢竟有本事的被挑走,有人脈的不願意跟著紀煬。
只有這些沒什麼本事還沒人脈,甚至得罪人了的臣子們,才會上這份名單。
那可不就是次等名單。
這種惡毒的酸話,也只有汴京文報了。
看似諷刺名單上的人,其實是在笑話紀煬,笑話他只能選這些“次等”官員。
可惜紀煬竟然認認真真在京都趣聞頭版上回應了。
回應得十分簡短。
大意是,這些都是正經科考上來的學子。
從童試到縣試鄉試,再到中進士,已經是許多人沒有的造化跟努力聰明。
只因時運不濟便嘲諷他們,實在有辱斯文。
在自己眼中,他們只是明珠蒙塵,作為陛下的臣子,作為承平國科考上來的官員,怎麼可能沒有真才實學。
有朝一日青雲直上,那可未可知。
誰也想不到,紀煬頭一次在報紙上回應那些一直損他的酸儒們,竟然是為酸儒們說話。
誇得這些名單上眾人只覺得自己馬上要飛黃騰達了。
這些被冷落的官員,以前哪個不是心高氣傲,如今紀煬說他們明珠蒙塵,私底下頭都要點酸了。
就算再謙遜的人,都會被這句話安慰到。
原本眾人還在想怎麼推辭,畢竟上這份名單確實不好聽。
但紀煬這麼一說,大家竟然有點期待怎麼辦?
他們都已經這樣了,跟著紀煬得罪人又怎麼樣?
有這樣賞識他們的大人,他們還有什麼好求的?
總好過再留在翰林院,當個三年的見習進士?
挑剩下的又怎麼樣!
他們是明珠蒙塵!紀煬說的!
紀煬的本事跟眼力,你們不服的嗎?
其實紀煬這話,不僅安慰了名單上的人,這世上時運不濟的人可比高官厚祿仕途通達的人多。
汴京文報看到紀煬的文章好幾日才反應過來。
他們是在嘲諷紀煬只能拿到次等人員名單。
這些大家都明白的。
可紀煬的回應,直接把問題上升到汴京文報是看不起這些辛辛苦苦卻運氣不好,人脈不行的讀書人。
這下可不引起天底下所有時運不濟官員的共鳴?
與其思考自己是不是有問題,還不如把這事怪到運氣不好上。
紀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