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子航的春秋傳奇》
餘子航在東周的地位日益重要,他的謀略和忠誠得到了大王的高度讚賞。然而,東周的復興之路依舊漫長而艱難。
一日,餘子航正在王宮的花園中獨自沉思,思考著如何進一步推動東周的復興。此時,一位身著樸素長袍,長髮披肩,氣質超凡脫俗的男子緩緩走來。此人正是莊周。
莊周微笑著看著餘子航,輕聲說道:“閣下可是餘子航先生?久聞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餘子航連忙回禮,說道:“不敢當,不知先生是?”
莊周捋了捋鬍鬚,說道:“吾乃莊周,雲遊四方,聽聞東周有位奇人,為復興大業殫精竭慮,特來一會。”
餘子航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說道:“原來是莊周先生,久仰大名。先生的道家思想,如雷貫耳。今日得見,實乃榮幸之至。”
莊周微微點頭,說道:“餘先生為東周復興,可謂盡心盡力。然,先生可曾想過,這世間萬物皆有其道,東周之復興,亦當順應自然之道。”
餘子航疑惑地問道:“先生所言自然之道,具體為何?還望先生賜教。”
莊周緩緩說道:“自然之道,在於無為而治。不刻意為之,順應事物的本然發展。東周之大王,若能以仁德治國,不強行干涉百姓之生活,讓百姓自然發展,則國家可興。”
餘子航陷入沉思,片刻後說道:“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頂。然,如今諸侯紛爭,東周若不積極作為,恐難自保。”
莊周淡然一笑,說道:“諸侯紛爭,皆因慾望而起。若東周能以仁德感化諸侯,使其放下爭鬥之心,共同為天下百姓謀福祉,則天下可安。”
餘子航微微點頭,說道:“先生所言極是。但此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不知先生可有具體之策?”
莊周說道:“可從自身做起,東周先以仁德治國,樹立榜樣。再派使者遊說諸侯,傳播仁德之理念。久而久之,諸侯或可受感化。”
餘子航拱手說道:“先生之策,吾當深思之。多謝先生賜教。”
不久後,在一次朝堂辯論中,餘子航與莊周的觀點產生了分歧。
餘子航站在朝堂中央,慷慨陳詞:“如今東周局勢危急,諸侯虎視眈眈。若不採取積極行動,加強軍事力量,拓展領土,恐難在這亂世中立足。我們應主動出擊,兼併弱小,壯大自身實力。”
莊周則搖頭反駁道:“餘先生此言差矣。戰爭只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和災難。東周應堅守無為而治,以仁德感化天下,自然能得安寧。”
餘子航眉頭緊鎖,說道:“先生,仁德固然重要,但在這弱肉強食的時代,若不自強,只會被他人吞併。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莊周微微一笑,說道:“餘先生只看到了眼前的爭鬥,卻未看到爭鬥背後的虛妄。強取豪奪,終非長久之計。唯有順應自然,方能長治久安。”
餘子航不甘示弱,說道:“先生,若不抗爭,東周如何復興?我們不能只靠仁德,而無實際行動。”
莊周緩緩說道:“夫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東周當如靜水,不被外界紛擾所動,以平和之心待之。”
餘子航思索片刻,回應道:“先生之喻,雖有深意。但水亦有波濤洶湧之時,當形勢所迫,東周不可一味守靜。”
兩人爭論不休,朝堂上氣氛緊張。大王看著他們,陷入沉思。
大王說道:“二位之論,皆有道理。然東周之復興,需權衡利弊,取其適中。既要有仁德之心,又要有自強之策。”
餘子航和莊周聽後,皆微微點頭。
此後,餘子航與莊周時常探討治國之策,雖仍有分歧,但也在不斷磨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