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煤礦在哪?(1 / 2)

劉曄指出了閻象的錯誤:“黃河並非一直混濁,據《詩經·國風》所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漪。’由此可見,當時黃河應該是清的。”

“然《左傳》卻載,’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為人生苦短,都等不黃河變清,由此可知,當時黃河已經變混濁了。《詩經》成書於約八九百年前,《左傳》成書於約六百年前。可見,黃河變混濁當是兩書成書之間的這兩三百年的事情。”

閻象聽到劉曄引經據典,解釋了一番,他心裡頗為佩服,向劉曄行了個禮:“子揚真乃知識淵博。”

“子揚可知道,黃河為何會變成渾渾濁了?”

“這……委實不知!”

“黃河起源於山脈之間,流經涼州、關中、幷州等地,其中黃河兩岸從關中、涼州到河套一帶,其土質為黃土。原來這裡是有很多樹木及草原,但這些地方乃寒冷的北方之地,隨著人口增多,百姓便肆意砍伐樹木。”

“樹木有固水土的作用,關中、涼州、河套等地樹木便砍伐殆盡,黃土不能得到穩固,被黃河衝入水中,致使黃河變得渾濁,水亦變成黃色,你們可曾去過涼州之地?”

兩人都是江淮之間的人,肯定沒去過,劉敬明知故問:“涼州之地,多風沙,其固然是西北之地氣候特點之一,但亦是樹木被過度砍伐的結果。那裡的樹木本就不多,人們又不加節制,數百年來不斷砍伐,不知不覺就砍光了。”

“沒有樹木固住水土,只要有風輕輕一吹,便塵沙飛揚,嚴重的,會連一整片地區都會變成成片的沙地,稱之為大漠,在大漠中,萬物不能生長,人亦難以通行,猶如一片死地。”

閻象和劉曄對視了一下,兩人都露出疑惑的表情。顯然,兩人都沒有理解劉敬的話。

“太守這說法有點匪夷所思。”

劉曄則想了想:“我讀過史籍,涼州、關中之地,確有大漠,先漢武帝之時,軍隊曾深入大漠征戰,據說其中兇險無比。只是太守說,大漠是因為砍伐樹木而形成的,這說法確實讓人很難相信。”

劉敬又進一步解釋:“南方之地,山林密佈,正是這些山林的存在,南方才沒有北方的大漠。若是我們也肆意砍伐,或許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沒問題,但終有一天,這樹木也會被砍光。”

“屆時南方也會出現大漠這等萬物死絕之地。雖我等都已是百年,卻因自身所為,禍害了子孫後代,我等九泉之下,恐怕亦是難安。”

“你們常居長江岸邊,可曾注意到,長江兩岸邊除了人建造出來的港口、渡口之外,大多為山林密佈,岸邊的山林其實也是有固水土的作用,若是把兩岸的山林全都砍了,那長江就很容易發生混水患。”

閻象和劉曄面面相覷,仍不能理解。閻象卻無心糾結這個問題,反問劉敬:“太守言中之意是,讓我等不要砍伐樹木,只是若不砍伐,這柴火哪裡來?房屋怎麼造?墨水又怎麼辦?”

“不是不砍伐,而是要少砍伐,還有不能亂伐。”

“這……這恐怕不可控吧?百姓需要,自然就砍伐了,如何控制得了?”

“那倒未必。”劉敬略微想了一下,心裡有了個大致的想法:“百姓砍伐,無非是取暖或建造房子或打造傢俱,前面倒有辦法解決 ,至於後者嘛……亦有一些方法。”

“什麼辦法?”

“人們砍伐木材過多,其主要原因是木頭是主要原料,這原料過於單一,人們只能源源不斷地砍伐樹木,若是有多種燃料,或許砍伐樹木就會少些。”

“什麼燃料?”

“本朝章皇帝之時,章皇帝曾召太常、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等,在白虎觀陳述見解,班孟堅據此編著一書,名為《白虎通德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