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完整的計劃,自然就要實行。好在青州作為孔聖人故里,不僅有大儒,而且有很多大儒。
再加上劉備在劉氏中的口碑,也從長安請到了馬日禪和蔡邑等大儒,算是一時之間群賢畢至。而且不止有上一代的大儒,新一代的大儒顧南行也沒少請,算是為自己的做法尋求支援。
畢竟,這一次雖然不是整理法律,但是也是要為自己這種不加刑罰的審判,這種深入日常生活的法律做辯護,然後才能讓下屬的官員理解並且執行。
就像一個公司一樣,老闆提出的方案如果不解釋給所有人,下面的人不僅會執行的混亂不堪,更重要的是會執行的偏頗無比。那種所有人照著規章就能做好的事情,從來都不現實,否則就不需要管理了。
因此,看上去最沒用的大儒辯經,在這裡其實是非常有用的。事實上,顧南行的幾次改革,在有大儒幫他辯經之後,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這些政策推廣和起效果的時間都比預期提前,更關鍵的是,選拔了一批又一批願意執行這種理念的儒家子弟為他做官吏,否則這些政策十年也未必能夠推行下去。
畢竟,執行政策的是人,是一大群人,他們每個想法都不同,能力也不同,讓他們相信並且願意合作真的是太過重要了。
當然,長安的曹操願意合作,允許幾位大儒從長安出發到青州自然也不是完全沒有代價。
曹操如今新得了涼州,正致力於控制涼州等地的局面,甚至想要在西北多設定幾個榷場,以保證收入和擴充軍備。
這個時期,他並不想介入中原的衝突之中。所以,他選擇了中立的態度。而這些大儒就是往劉備處的使節隊伍,而往袁術處去的則是一支以世家子弟為基礎的隊伍。
從長安傳回來的訊息,對於劉備和袁術,劉備這一次被任命為大將軍,算是匹配他如今的實力和地位,而袁術則是繼承了袁隗的職位太傅假節。
顧南行也被升職了,位列三公之一的司徒,只能說是有所榮譽。反正他工資也不是長安朝廷發的,全靠自己打拼。
但是,這也促使顧南行和劉備重整一下自己的兵馬和官職等等。
經過兩年的戰爭,劉備軍再次擴張了大量領土,尤其是冀州北部。作為天下諸州之中最重要之一的冀州,劉備控制了大半之後自然要重新調整部署,給長期駐守的眾人以交待。
這一次,劉備以大將軍名義開府,在顧南行的堅持下,所有人都按照職級在大將軍府錄事。算是明確了劉備軍的統屬關係,所有人終於都可以叫劉備主公了。
而後,田豫和牽招都被賦予了新的任務,牽招代替關羽執掌幽州,田豫負責冀州北部的管理,算是對這兩位忠心耿耿的老兄弟的獎勵。
而劉備這一次有了大將軍的權力,總算是可以給手下諸將晉升武職了。其中關羽成為左將軍,張飛得了右將軍,黃忠前將軍,徐晃後將軍……諸將皆有封賞,可以稱得上是其樂融融。
畢竟,這封賞的事情,誰也不嫌多呀!
而文官隨著顧南行升為司徒,空下來的官職也是在荀攸的幫助下,讓許多人加官進爵。不過,由於文官在顧南行的管理下,之前就有了完整的晉升體系,所以變動不大。
相反,武將這邊軍改之後大軍接連戰鬥,始終沒有一次大規模的晉升,所以劉備才等著這一次一起。
當然,這效果也是極好的。全軍上下是喜氣騰騰,士氣大振。
好在顧南行的改革初步實行以後,財政問題還是減緩了一些,不然那是真的承受不起了。
當然,隨著諸位長安大儒到來,正是秋收時節,這也讓劉備軍得以變得輕鬆不少。沒錯,財政壓力真的是顧南行這位司徒大人最頭疼的事情,從起事開始就一直沒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