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都換了錢。
沈靈則是繼續把時間都耗在了圖書館裡。
兄弟倆各自忙碌,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八月中旬,沈真收拾了行李,打算去一趟京城,見一見《遇妖》的編輯。沈靈自然是要跟著他一起去的。他們準備了一堆吃的,買票坐了北上的綠皮火車。
《遇妖》的負責編輯姓王,叫王彥,還不到四十歲,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
王彥在都城出版社裡算是一名老資歷的員工了。出版社的總部最初設立在了崇文門附近,王彥那時就已經在出版社裡工作了。後來出版社總部搬遷,搬到了三環上,王彥便又跑到了三環上班。
出版社剛剛搬遷的時候是在八幾年,那時候的三環可荒涼了,放眼望去只有大片的田野,路也是黃泥的路,空氣中瀰漫著牛羊豬糞的味道。當時,只有一趟公交車能從城裡到出版社的新地址。很多老員工下了公交車時,看到如此荒涼的地界,都忍不住哭了,然後迅速做了工作調動離開了出版社。
王彥堅持下來了。他工作認真負責,為人又很謹慎,在單位里人員很好,慢慢也就受到了提拔。
如今才過去多久?三環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這一塊荒涼地已經寸土寸金了。當初大家都覺得出版社的領導是腦抽了,才把總部搬過來,可現在大家都覺得領導那是有遠見啊!要不是有遠見,能一口氣買了這麼一大塊地下來嗎?現在這地都不知道升值多少倍了!再往後,這地價只有越來越貴的。
人無前後眼,但應該有點自己的判斷力。
出版社剛剛成立美術分社時,沒有幾個人看好分社,但王彥有野心,他想要開疆拓土,就主動要求去了分社。《都城卡通》這本還很年輕的月刊算得上是美術分社中最重要的一本期刊。王彥對此非常重視。他恨不得能把那些提供好稿子的漫畫家一個個都供起來,早起晚睡三炷香,日日都不落下。
因為,這些都是他的財神爺,都是他的業績啊!
《遇妖》的作者一開始並不是由王彥負責的,後來沈真的編輯離職了,年初時才轉到王彥手上。
在王彥的印象中,沈真是一名非常低調而省心的作者。
低調是因為沈真和編輯部的聯絡並不頻繁。除了按時把稿子寄過來以外,他基本上不會主動聯絡編輯部,也不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倒是編輯部常常按照慣例,年節時會給沈真寄明信片和禮物。
省心是因為沈真從不拖稿子,稿子還能一直保證質量。他也一直都很有契約精神,從未爽約過。
每次隨著沈真的稿子一起寄來的還有一封來自於他的禮節性短箋,從這些隻言片語中,王彥看得出來,沈真這個人情商不錯,說的話都讓王彥覺得非常熨帖。但除此以外,他們就沒有什麼聯絡了。
王彥雖然問沈真要了一個電話號碼用於緊急通訊,但沈真在信中說,他家裡還沒有裝電話,他給出的號碼不是他自己家的,如果沒什麼事情,最好能儘量少打。考慮到沈真從未拖過稿,他的稿子裡也從未出現過什麼不符合出版要求需要臨時整改的內容,於是,王彥就一直都沒有打過那個號碼。
雖說聯絡如此不緊密,王彥卻覺得自己和沈真“神交”已久了,有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
在王彥的印象中,沈真應該是一名三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為何他會這麼認為呢?
因為《遇妖》是一個好故事,故事中有一些看似簡單卻又富有深刻內涵的情節,小孩們愛看這個故事,大人們也覺得它值得一品再品。這並不是小年輕能畫出來的,他們太年輕就沒有相應的底蘊。
而且,從繪畫功底來說,《遇妖》的作者也不應該是個新人了。
王彥甚至猜測沈老師都已經做了父親了,說不定《遇妖》就是他想要送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