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整個蛋白質外殼彷彿由無數個微小的金屬面片拼接而成,給人一種未來科技的神秘感。
噬菌體的足部則像是數根靈活的蜘蛛腿造型的機械臂,分為多個關節。
唯一可惜的是,這像極了機械臂的東西,其實並不能夠靈活地彎曲和伸展。
噬菌體找到它們的食物和宿主的方式,並不是靠著它們移動,而是布朗運動帶著它們,附著到細菌的附近。
隨後,噬菌體的足部因為有著和細菌外壁類似的蛋白質,就會粘連在細菌表面。
隨後頭部內部的,呈現旋轉造型的蛋白質就會發力,將自己的遺傳資訊,以一種類似於彈簧的方式,將它發射出去。
頭部下端有的還會有一種類似於注射器的細長的針狀結構,會開啟通道,方便彈射的遺傳物質注入目標細菌體內。
利用細菌的細胞器,用來合成和複製足夠多的自己後,也到了細菌死亡裂解的時候,隨後噬菌體就會帶著複製了數百個的自己,到處遊蕩,準備感染下一個細菌。
整體而言,噬菌體的外觀不僅展現了生物的奇妙與複雜,更讓人聯想到未來科技的無限可能。
如果有生物機械或者機械生物,那麼這份專注於資訊的傳播和複製的設計,就能給人許多啟發。
“因為它沒有dNA所以認為這個‘生命’一定是RNA病毒,放在擁有一整個異星球作為後花園的炎夏來說,恐怕就不一定是正確的說法了。”
“這東西就算是生命,遺傳資訊為何就非得是地球生態億萬年演化出來的dNA和RNA等結構呢?那邊的學者沒有像我們這樣拿到大千專案的真相,還是停留在傳統的知識框架裡面,所以太不敢猜了。”
“更何況,更有可能的情況是——這東西壓根就不是個生命。”
“也許它就是一個奈米機器,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區區不到三千年的演化,動植物的基因是怎麼能夠知道有沒有【人】參與其中進而表達指定的性狀出來的。”
“因為這壓根不是基因突變的功勞,而是有什麼隨著生命遺傳下來的奈米機器廣泛存在於生物體內。就像是一個極為智慧的細胞器,它能夠知道是否位於人體內、是否有人參與到生長過程裡。”
“它也許就和線粒體與葉綠體一樣,就有著進入細胞內成為細胞器的同款途徑。”
“這個說法我已經彙報上去,同時我也提出來了自己救治那些昏迷群眾的方法。”
專案的停止,不但讓陸九淵焦急,已經參與到其中的人員們也是同樣地關心和急切。
因此,聽到容女士的發言,大家也都好奇地圍了上來。
“是什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