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忽然開口問道:“那《皇明祖訓》的不徵諸國怎麼解決?”
林煜反問:“那《皇明祖訓》裡朱元璋對那些不徵之國是怎麼說的?”
楊榮主動開口作出解答:“太祖高皇帝於《皇明祖訓》裡這樣說: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與西北邊境,互相密邇,累世戰爭,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所以呢?你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嗎?”
林煜說道:“朱元璋設不徵之國,是怕後面的皇帝窮兵黷武,把國力耗空了,而得不到什麼好處,也就是所謂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因為在洪武年間的大明朝廷眼裡,海外諸國,包括朝鮮、安南(交趾)、日本……這些國家全都是蠻荒之地,既沒有大明的人口多,也沒有大明的土地多,而且還窮得很。”
“彼時的大明又剛剛統一天下,自然不願意無緣無故興兵,因為這確實損耗國力。”
“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大明正處在大爭之世,你不去佔這些地,就白白便宜了外人。”
“而且,《皇明祖訓》裡不願意對海外的屬國動兵,歸根結底是這些屬國一個比一個窮,但現在我已經明確告訴你們了,日本有整個亞洲最大的銀礦,大小琉球同樣也是可以種地的,同時還是未來海貿的重要節點,堪稱‘萬國津樑’。”
“安南就不多說了,那裡的土地極其肥沃,早在永樂初年就被大明吞併為交趾布政司。”
“朝鮮也是大明未來發展遼東奴兒干都司的重要儲備地,那裡的土地或許不怎麼肥沃,但勝在有著幾百萬人口,那些朝鮮百姓大多活得不如豬狗,只要大明給他們土地,給他們自由身,他們會願意去奴兒干都司的,而有了朝鮮移民,奴兒干都司的女真漁獵民族,就可以一步步同化為農耕文明……”
說到這裡,楊榮還沒覺得有什麼,倒是于謙眼中精芒一閃。
于謙知道之前林煜的“酒後胡言”,未來的大明似乎就是亡在了女真人手裡。
現在再一看,這一切都不是什麼胡言……
要不然,為什麼偏偏要把朝鮮百姓,遷徙到奴兒干都司的治所轄地,去同化那裡人口稀少的女真民族呢!
其中的用意大大滴!
“好,我們接著再來說第二環。”
見到三人都沒有異議了,林煜又接著說道。
“第二環,就是真臘(柬埔寨)、占城(越南南部)、渤泥(汶萊)、滿剌加(馬六甲)、彭亨(馬來西亞)、呂宋等距離大明較近,而又環繞大明的這些國家。”
“大明對這些國家不說實際佔領控制,也需要有較強的影響力,比如軍事駐軍,能夠調動他們的軍隊,就如漢朝冊封的那些藩國,必須要為宗主國打仗什麼的。”
鄭和聽明白了,他說道:“就是類似於緬甸、暹羅、寮國這些國家唄?”
緬甸這時候嚴格來說,並不算一個獨立的國家,因為它內部的阿瓦國(緬甸宣慰司)、木邦、孟養、麓川(勐卯)、蘭納(八百大甸宣慰司)、孟艮、車裡(勐泐)全都是大明的宣慰司。
僅有緬甸南部的勃固王朝,不在大明的宣慰司行列,而緬甸西部、西北部還有著底板司(薩地亞)、八家塔司(阿洪姆)、小古剌司(巴羅—布頓)、大古剌司(迦摩達)、底馬撒宣慰司(那加人,不是迪迦裡的……)、底兀剌宣慰司(特里普拉)。
在底兀剌宣慰司的南部,還有一個大明收下的屬國榜葛剌國,也就是後世的孟加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