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入獄並非臨時起意。
早在數月前,林煜“被立功”脫去謀逆死罪,緊接著夏原吉這位四朝元老,大明的戶部尚書,就奉旨入獄聽了一節講課。
那時,朱高熾便已在認真思量,自己要不要也入獄走上一遭,效仿那史書中的“君王遇良臣”,與林先生也來個“徹夜暢談,抵足而眠”……
只可惜,之前朱高熾是大明的皇帝,又是去年才新登大位。
先不說他這個新皇權勢如何,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皇帝作為權力中樞,那大明是會亂套的。
畢竟,現在可還不是晚明,連“仁宣之治”都還沒真正到來,大明的國力整體還處於上升趨勢,文官並不是一家獨大,還有武勳重臣、地方宗藩與文官集團分庭抗禮。
真要是皇帝玩起了“失蹤”,分分鐘地方就得暴亂起來。
這也是為何于謙竟能被後世的某些文盲(不服?)噴成“國賊”的原因。
因為于謙守住了漢家的疆土,避免了南北朝的分裂亂局,以及草原遊牧民族馬踏中原的亂世,而代價就是文官開始掌控軍權、政權和一部分的皇權。
此後,文官坐大便一發不可收拾!
這不是于謙的錯,只能說是歷史的巧合與必然!
總有人陰謀論,說什麼土木堡是“豬騎朕”被文官坑了,故意設局……
但凡學過歷史的,都不會說出這番話……
都知道土木堡讓大明由盛轉衰,讓文官侵蝕掌控大明軍權,壓制武將,但土木堡到底死了多少文官呢?
有記錄的土木堡戰報傷亡:
武勳的有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文臣的則有兵部尚書鄺堃、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了銘、王永和等五十多名朝廷重臣戰死。
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等數人僥倖逃出。
太監喜寧投降瓦剌,並將明朝內部的虛實情況全部供出。
五十萬大軍死傷大半,餘下皆逃散失蹤,最後跑回京城的僅有極少數,騾馬二十餘萬,大批衣甲器械輜重盡被瓦剌部首領也先所得。
戰後一個月,農曆九月十二日,提督居庸關巡守都指揮同知楊俊報告稱:“近日在土木拾到所遺軍器,計盔6000餘頂,甲5080領,神槍支,神銃600餘個,火藥18桶。”
九月十三日,宣府總兵昌平伯楊洪又報:“於土木拾到盔3800餘頂,甲120餘領,圓牌290餘面,神銃餘把,神箭枝,大炮800個。”
也就是說,明朝的損失是自上而下,重臣幾乎盡數戰死,軍隊武備也喪失殆盡。
誰家坑皇帝,是以身作局,同歸於盡的?
圖什麼?
又沒有什麼實際利益,還沒有身後名,那些文官腦子抽了,才會這麼去“坑”皇帝!
于謙能站出來,正是因為他不是兵部老大,只是兵部侍郎,所以沒有隨軍,這才活了下來。
而滿朝百官也被瓦剌嚇破了膽,有人挺身而出,主持大局,那自然是都願意聽的。
贏了皆大歡喜,輸了于謙背鍋!
……
朱高熾找了處空位盤膝而坐,樣子倒也灑脫得很,不像是大明的皇帝,反而更像一位無辜入獄的“中正直臣。”
……就是苦了剛回來的朱瞻基。
朱瞻基還以為父皇鄭重其事,要交給自己什麼要事呢。
結果,卻是要他以太子身份去監國,一如朱高熾前二十年做的那樣。
要不然,朱高熾哪能如此放心的入獄,來跟林先生“徹夜暢談,抵足而眠”呢?
至於皇帝、太子之間的權力鬥爭,父慈子孝……
在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