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於漢中之戰的輝煌勝利,如巨石入水,在天下間激起千層浪。各方勢力皆在這一變局下重新審視、調整自身策略,而東吳孫權,在目睹太平道勢力的迅猛擴張後,心中的不安與猜忌日益加深,對太平道的忌憚促使他悄然改變外交方略,將目光重新投向了與曹操的潛在聯合,試圖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尋得新的平衡與契機。
此時的曹操,雖於漢中受挫,但其根基在北方依舊穩固,麾下兵多將廣,實力不容小覷。孫權深知,若能與曹操達成某種默契或聯盟,便可在太平道不斷膨脹的壓力下獲取一絲喘息之機,甚至有可能借助曹操之力遏制太平道的進一步南進,從而確保東吳在江東的統治地位與既得利益。
而在太平道內部,眾人亦非對外部局勢毫無察覺。諸葛亮以其敏銳的洞察力與卓越的戰略眼光,早已洞悉東吳與曹操之間若有若無的微妙互動。他深知,一旦孫權與曹操勾結,太平道必將陷入極為不利的兩線作戰困境,其逐鹿天下、實現太平之宏願亦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於是,諸葛亮向張一凡進言,提議派遣使者前往東吳,試圖修復與東吳的關係,以化解潛在的危機。
張一凡深以為然,斟酌再三後,決定派遣蔣琬為使,前往江東。蔣琬為人沉穩,思維縝密,且能言善辯,頗具外交才能。他領命之後,即刻整頓行裝,踏上了前往東吳的航程。
與此同時,在曹操的許昌城中,孫權的密使悄然到訪。密使面見曹操,轉達了孫權的意願:“曹丞相,如今太平道勢力猖獗,其野心昭然若揭。若任其繼續擴張,恐你我皆無寧日。東吳與曹操雖曾有嫌隙,但在這共同威脅面前,實應摒棄前嫌,攜手合作,共抗太平道。”
曹操坐在榻上,微微眯起雙眼,沉思良久。他心中明白,孫權此來雖各懷鬼胎,但太平道的崛起確已對其構成了重大威脅。若能與東吳聯合,雖未必能一舉將太平道剿滅,但至少可在一定程度上牽制其兵力,為自己在北方的休養生息爭取時間,亦可為日後的戰略反攻創造條件。“孫將軍既有此心意,本相自當慎重考慮。然合作之事,需從長計議,且雙方需明確各自的利益與責任。” 曹操緩緩說道。
而在東吳的建業城中,蔣琬抵達後,求見孫權。孫權在宮殿中接見了他,態度卻較以往冷淡了許多。蔣琬見狀,心中明白此次出使任務艱鉅,但仍強作鎮定,恭敬行禮後說道:“孫將軍,許久不見,別來無恙。如今天下局勢變幻莫測,我太平道與東吳本為盟友,曾攜手共抗曹操,在赤壁之戰中亦取得輝煌勝利,此皆為你我雙方合作之成果,亦為天下百姓之福祉。然近日來,我聽聞些許流言蜚語,言及東吳與曹操有所往來,我太平道上下皆深感憂慮。”
孫權冷哼一聲:“蔣琬,你太平道如今在漢中大勝,勢力如日中天,早已不將我東吳放在眼中。且荊州之事,至今仍懸而未決,你教主張一凡屢屢食言,此等行徑,讓本將軍如何再信得過太平道?”
蔣琬急忙解釋道:“孫將軍誤會了。荊州之事,實乃因曹操在北,虎視眈眈,我太平道不得不加強防備,以防曹操趁機南下。絕非有意違背與東吳的約定。且我太平道教主心懷天下,志在太平,一直以來皆期望與東吳保持良好關係,共同為百姓謀太平。如今曹操雖在漢中失利,但仍妄圖東山再起,其對東吳與太平道的野心從未熄滅。若此時東吳與曹操勾結,無異於引狼入室,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曹操坐收漁翁之利。”
孫權聽後,心中微微一動,但仍疑慮重重:“蔣琬,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空口無憑。太平道需拿出實際行動,證明其誠意。”
蔣琬沉思片刻,說道:“孫將軍,若您有所疑慮,我太平道可在荊州問題上做出讓步。雙方可重新商議荊州的歸屬與治理方式,以達成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案。同時,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