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姣不想給大家潑冷水,等他們那股興奮勁稍微過去後才開口說:“房子倒是建起來了,但要真正搬進去住,還得再等等。”
在入住新房子前還有一些工作要做。
用土磚造的牆最怕的就是雨水浸泡,沈睿姣提議在外牆上再加裝一圈木板。
這樣做不僅能擋風遮雨,而且外觀也好看。
當然了,得挑能耐得住腐朽的木板才行。
房屋底部有石頭打底上面有屋頂覆蓋,這樣儘可能地避免外牆直接碰觸到地面或者被雨水侵蝕。
山裡有些天然木材本身就帶有一定的防腐性。
像松木和柏木就特別適合。
沈睿姣瞭解到,西川這邊不少人家蓋的木屋都有各自防蟲防潮的辦法。
說得直白點,採用什麼方法取決於你願意出多少錢。
條件好的自然不用說,比如會用桐油處理、選好木料甚至是塗蠟保護等方式。
經濟不寬裕的就會採取燻煙法或者將表面燒焦的方法來防止腐蝕。
把木頭放在一個密封的空間裡,然後點燃炭火產生濃煙對木材進行熏製。
這樣做不僅能殺死害蟲,還能去除木材中的多餘水分。
另外還有用特殊的溶液進行浸泡處理的方法。
比如拿石灰水或是含有某些植物成分的溶液來浸泡。
考慮到他們目前的資源情況,除了熏製之外,還能試試用石灰水泡木頭再加上塗抹一些天然樹脂。
現在這個季節取樹膠不是最佳時機,於是沈家四口一致同意先用水浸泡木材待其陰乾後再進行熏製處理,最後才將其釘在牆上。
從伐樹到浸泡燻烤再上牆,這些活基本上都需要由身強力壯的人來完成,主要就是沈離然和沈行書兩個人負責。
剛建起來的房子內看上去還有些粗糙簡陋。
土牆雖是實用但也並不美觀,還需在表層糊上一層草泥來進行美化。
古時候人們管這個步驟叫“椒房”工藝。
抹牆這個任務則落到了沈行書的頭上。
此外還要考慮屋頂及室內地面如何處理的問題。
尤其是對於室內的地面鋪設而言。
在建造之初特意比原設計多預留出了約一尺半高的空隙就是為了後面鋪設暖水管線留下空間。
沈睿姣有個計劃,想試著將附近熱泉引過來做成簡易版的地熱取暖系統。
不過在這時代銅鐵價格都極高,要買夠量製成細管所需成本實在高昂。
再說鐵屬於重要的戰略物資,並非隨便就能買到大批次的數量;買太多很可能會引起官方的注意調查,跟現代買爆炸物材料受嚴格管制的道理差不多。
想到既經濟又易於取得用來做熱水迴圈系統的只有兩種選擇。
一種幾乎零成本,就地取材砍幾根竹子開槽當管道使用。
另一種是動物的腸胃道或者是韌皮製作成軟管。
不論選用竹製還是生物製品作為管線,一旦損壞洩露都將造成不便且難以修復。
因此沈睿姣左思右想,最後決定做個兩層結構的地坪方案。
首先打好夯實的基礎地坪,在它之上按照寬度約為一腳左右間隔砌出土坯分隔溝渠用於放置導流管道;
接著在此之上架設足夠堅固厚實的木質承重平臺。
並且還在牆體上預留了幾個檢修孔位以便於未來出現問題時可以方便更換內部受損部件而不必破壞整個構造。
現階段整個家族行事準則就是,儘量節約開支!
最終全家意見統一採用了竹筒來做輸水管線,
等到將來條件更好了再換成韌性更強材質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