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說二妹你也一肚子氣,也沒耽誤你說。
不過弟弟到底是她看大的,自小情分不是林妍這個6歲才回家還就知道攀比帶刺的妹妹能比的,她只是怪弟弟懶,要說感情自然還是和弟弟親。
林媛跑出去調了天線,回來跟林母道:「娘,什麼時候包海米餃子啊,想吃了。」
林母:「菜園裡瓠子葫蘆都有,明兒你去摘,反正你不出門晌午就能包。」
這兩天不是大集,沒割鮮肉,但是用雞蛋包也好吃。
林媛又犯怵包餃子擀皮怪麻煩,「老妹擀皮快,她不在家,我也不愛包。」
林母笑著嗔道:「看我大閨女懶的這樣子,以後說婆家可怎麼辦,得找個會擀皮的女婿。」
林媛不樂意了,這中學不讓早戀,才高中畢業就讓找女婿?她撇嘴,「說什麼婆家,誰稀罕啊。」
林母看閨女臉皮嫩,就不開玩笑了,「你擦絲焯水剁餡兒,晌午我回來和你包。」
林媛就高興了。
這種母女間的親密,是林妍從前無比羨慕渴求的,重生歸來看淡一切自然心如止水。
現在林妍滿腦子都是怎麼借著去姥孃家的機會賺點錢。
第7章 巧遇韓慕陽:哦豁!
姐姐的學費至少要2500塊,半年生活費1500塊,而林父今年剛買了一輛手搖三輪車花了六千八,這就把他一年的收入都吃進去了。雖然鎮上基金會也存了幾千塊,但那個錢不能隨便取,這麼一算家裡的錢肯定緊張。
林父從78、79年開始就偷摸出去做事兒掙錢,八/九十年代在村裡算富裕的那一批。他做過很多小生意,最後一直去沂水擺攤兒賣蓆子。90年的時候一年就能賺大幾千,過了93年,夏天涼蓆生意好的時候,一季就賺八/九千,一年下來能賺一萬二三。
在大家都沒處抓錢,只能靠種地一年收入兩三千的年月裡,林父無疑是高收入那一批,人人羨慕,不知道多少人來家裡給孩子湊學費呢。
這可是林父引以為傲的事兒。
2005年以後私人企業多起來,大家也都有了賺錢的門道,紛紛出去掙錢,林父的生意卻越做越差,依然賺萬把塊根本不夠負擔家裡的學費和開支。01年姐姐畢業以後,林妍後兩年的學費是她幫忙交的,家裡只負擔弟弟的費用。林斐的學費和生活費是林妍的兩倍,林父一個人負擔都有些吃力。
現在林父說只要知識不要錢財,孩子讀到哪裡供到哪裡,可他內心還是很看重金錢的,尤其林斐沒出息以後,他整天怨天尤人算計被浪費了多少錢。
林妍得想辦法自己賺錢。
前世她後來那麼聽話,也是明白沒錢寸步難行,沒錢交學費過日子就只能依附父母,林母不讓她去姥孃家她就不能去。
多少與父母不和的子女卻不得自由,就是因為賺不到錢不得不受制於人。
雖然改革開放已經十幾年,可當地的經濟依舊沒有起飛。
別說村裡,鎮上都沒打工的地方,縣城倒是有幾個大廠子,什麼毛巾廠、紡織廠、棉油廠之類的,可這會兒去工廠上班那都得交押金,沒錢還去不起呢。
她有個同村的女同學去了紡織廠當擋車工,交了900塊押金,九年以後歸還。學徒工三個月,一個月180塊,轉正以後300塊,市裡一個月能有五六百,可惜她更去不了。
小飯店、小賣部基本都是私人的,生意有限,找人也是長期的,不會要她這種頂多一個月就走的。
她前世做服裝進出口業務的,可現在縣城估計沒什麼外貿業務,想做得去大城市,不現實。她倒是能幫忙翻譯一些檔案,也知道一些大的外貿國企,可她既沒有電話也沒有網路,白扯。
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