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守備部隊,趙驥計劃先吃掉倭寇留在後方的部分兵力,然後再找機會配合正面的國軍從背後給倭寇主力狠狠來上一下子。
隨著天氣漸漸轉熱,倭軍的意圖也漸漸顯現,它們重兵集結於南京、滁縣、蕪湖、合肥、無為諸地,進入到進攻發起位置,擺出了一副要沿長江而進的架勢。
國軍隨即集結起第五、第九兩個戰區以及地方警備部的百萬大軍應戰,一時間大別山南麓邊緣的長江兩岸戰雲密佈,國軍部隊夾江佈下兩條一字長蛇陣,準備用層層阻擊的方式消耗倭軍兵力,遲滯其攻勢,以達到禦敵於武漢外圍的目的。
而國軍在大別山北麓的固始、潢川、羅山一線則只留下了相對較少的防禦兵力。
趙驥選定的出擊方向是在大別山北麓戰場!
南麓長江兩岸重兵雲集,到處都是國軍的大部隊,針戳不進、水潑不入,根本就沒有獨立師的容身之處,而且倭軍也是抱團全力出擊,趙驥這點人馬丟進去怕是連個水花響都聽不見。
所以,南麓戰場不管是長江北岸還是南岸,獨立師肯定都是不能去的。
身為穿越者,趙驥清楚知道主力牽制吸引、偏師包抄斷後是倭軍萬年不變卻屢試屢靈的戰役打法,而大別山北麓正是倭軍在武漢會戰中的偏師出擊方向。
打的就是它的這支偏師!
“情報組即日起密切留意合肥方向的倭軍第二軍動向,一切異動馬上報告”。
“步兵六團留守根據地,如有從山麓南側潰散進來的國軍敗兵,一律繳械扣留,等待戰役結束後再一起處置”。
“步兵一到五團及師直屬部隊立即往霍山縣以南、嶽西縣以北的黃尾鎮和頭陀鎮地區集結,注意隱蔽待命,無令嚴禁擅自出擊暴露位置”。
“通知全師團以上幹部,此戰我軍的戰役原則是避敵鋒芒,先行襲擾破壞,最後等待時機奇襲殲敵”。
進攻大別山北麓的倭軍偏師是第二軍,下轄第三、第十、十三、十六共計四個師團超過十萬人。
近來實力大漲的趙驥這次可不是吃掉它一個大隊就能滿足得了胃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