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江惠輔在聽到獨立師的番號後嚇了一大跳,忙不迭地把增援扶經的第九步兵聯隊給召了回去。
同屬第二軍的第十三師團全軍覆沒的教訓可還殷鑑不遠,藤江惠輔不認為自己麾下的一個聯隊能比第十三師團更能打,就這麼單獨拉上去不僅救不下扶經縣,恐怕自己也會變成獨立師的嘴邊肉。
謀定而後動方是萬全之策。
藤江惠輔把獨立師攻擊扶經縣的訊息緊急報告給了第二軍司令部,他在報告裡倒沒說自己不敢單挑獨立師,而是提出了第二軍剩下三個師團集體出動,以免獨立師流竄脫逃的建議。
與此同時,藤江惠輔電令麾下兩旅團四個聯隊全部收縮兵力依託工事進行堅守,嚴禁擅自出擊。
一時間,大別山西麓諸縣城門緊閉,城內倭寇如臨大敵,再想突襲取巧怕是不可能了。
陶旺迅速把戰場形勢的變化報告給了趙驥。
自開戰以來,倭寇在淞滬、南京、武漢等地連戰連勝,整個軍隊從上到下全都驕狂不可一世,常常敢以一個聯隊的兵力主動向國軍一個軍發起攻擊。
趙驥本以為自己只要一打扶經威脅到信陽,倭寇就肯定會四面分兵來援,沒想到這個藤江惠輔竟會怕了自己,寧願眼睜睜丟掉一個大隊也不肯發兵來救,反而轉了性子選擇進城固守。
這可如何是好啊?看來威名遠著也不一定就是個好事情啊。
戰事緊急,容不得趙驥過多思考詳盡,陶旺那邊三個團還在等待命令,他必須儘快做出決定。
扶經縣緊挨著信陽這個平漢鐵路的關鍵節點,和武漢會戰期間倭寇付出重大傷亡也要強攻富金山是一個道理,它們絕對不可能容忍這條運輸大動脈時刻處於威脅之下,所以它們一定會集結兵力重新奪回扶經縣的。
藤江惠輔現在之所以固守不動,那原因就只有一個了——倭寇要集結的不是一個師團的兵力,而是更多。
“既然藤江惠輔慫了,那我們就再給它們加加壓,看它狗日的還坐不坐得住”,調動多個師團不是一件說辦就能辦得到的事情,部隊的兵員集結、輜重運輸、裝備下發都是需要時間的,就這還沒算上指揮官思考戰略、制訂方案的過程。
趙驥打的主意就是要趕在倭寇第二軍完成戰役準備前,利用這個時間差打得藤江惠輔不能不把自己的第十六師團給先行集結起來。
“告訴陶旺,立即對信陽發起攻擊”,趙驥根據戰場變化臨時調整誘敵計劃,“這一仗要打得狠,但是不能打得急,戰役聲勢要大、火力要猛,要讓藤江惠輔覺得攻擊信陽的是獨立師全師主力,要讓它覺得信陽隨時都可能失守,但不能著急搶攻想要儘快結束戰鬥”。
倭寇此時在長江北岸的兵力極為分散,是沿著綿長的鐵路、公路一個點、一個點地孤立駐防的,每一個點能分到的兵力都不多,個別據點甚至只有一箇中隊的兵力。
pS:在有的淪陷區,倭寇甚至三、四個人就能駐防一個縣城。
信陽由於是平漢鐵路上的大站,所以這裡駐防了一個第十九旅團部和第九步兵聯隊,已經算是平漢鐵路南端的重兵據點了。
趙驥不願意強攻倭寇防禦堅固的工事,獨立師現在雖然壯得厲害,但還沒到和倭寇硬碰硬的時候,不過嘛,讓駐防信陽的倭寇產生刀已經架在脖子上的錯覺還是做得到的。
接到攻擊命令的陶旺立即調整部署,讓步兵二團和炮營向信陽外圍的倭軍陣地發起火力偵察,同時掩護步兵五團在後方展開攻擊隊形,劉海元則率領步兵六團負責截斷信陽和孝感之間的鐵路線。
陶旺現在手頭有一個營十二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還有三個團屬步炮營攏共十八門75毫米口徑炮,而駐守信陽的第十九旅團部不是獨立混成旅團,所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