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總’的樣子重疊了。
鍾逸憋出四個字:“林總,大氣,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嗯,你說。”
“其實,我是想提醒一下林總你,有些公益吃力不討好的……”
林毅端著手說道:“我知道你想表達什麼,我以我自己的出發點也是圖一個名利。”
就像投資有風險,搞這個自然也有風險。
比如直接捐錢捐物,很容易讓品牌陷入炒作和攀比的輿論中,不利用品牌進一步的形象塑造。
比如每年明星雲集的芭莎明星慈善夜,儘管明星和粉絲都踴躍參與其中,但話題落腳點往往是捐錢金額的孰高孰低,卻並未真正觸及公益專案本身。
所以,林毅用了兩種方式。
將兩種公益結合了起來,長遠發展就顯得沒那麼突兀了。
你說我是攀比,可是我每一杯奶茶都有捐啊。
林毅使用的營銷方式是帶著創新和轉變的,非常適合年輕人。
隨著九零後新一代消費主力的崛起,他們更注重的是體驗感和參與感,以往口號式或者自嗨式的公益營銷形式其實有點難打動年輕人,品牌改變對話消費者的方式和路徑是必然的。
將奶茶跟公益結合在一起。
比如安瀾買了一杯奶茶,是不是會想‘我應該也算為社會做了點貢獻吧’。
一塊錢,那也是錢啊。
今天一塊明天一塊,次數多起來了就比平時捐個十塊有意義多了。
同時在新聞的傳播形式下,更容易產生裂變效應的社交平臺也能提升公益活動的形式和使用者參與度,拉低了公益活動的門檻,從而讓消費者可以和品牌一起做公益,一起傳遞溫暖。
在情感層面不再一味煽情、催淚,而是呈現出更加積極正能量的情緒導向。
有人說,在螢幕前販賣眼淚,不如在生活中催人向善。
公益營銷是非商業化的,對於品牌來說,需要花費更多的財力、人力、物力去執行落實,但必須肯定的是,公益營銷對於品牌的積極影響卻是長遠的,可以幫助品牌塑造形象,拉近品牌和消費者的距離。
兩個字,雙贏。
鍾逸說的弊端,林毅自然也考慮在裡面。
不被輿論擊倒,就能迎風展翅。
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明天只會越來越好。
楊妙彤拍了拍鍾逸:“這是好事,林毅出發點就未必是這個。”
“咳咳,嗯,是我的錯……”
“林毅,那明天再來個獨家可以嗎?”
“沒問題。”
雙管齊下,這樣子看楊妙彤跟鍾逸還真是天生一對,一個做記者,一個做廣告代理的。
“我們還有事,就先告辭了。”
“我送你們。”
安瀾站起身,將楊妙彤送出了大廈。
等回到辦公室,徐婉婷咋咋呼呼的,安瀾聽得直皺眉:“徐主管,你越界了,現在還在公司呢。”
“咳咳,對不起安總,有點小激動,就是那啥一千萬長啥樣啊?”徐婉婷好奇道。
安瀾翻了個白眼,你問我,我怎麼知道?
我一個大學沒畢業的,你問我這個問錯人了吧?
何紓婕說道:“你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就不操心了,還是操心操心公益廣告的事情吧,明天下午要設計出來,壓力給到策劃是不是太大了,有點太趕了吧?”
“有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情,對於年輕人而言不難。”
徐婉婷訕訕一笑,王安娜聽了想打人。
設計和策劃的,最聽不得這種話,但是這話是董事長說出來的就另當別論了,打碎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