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左翼突擊編隊對守軍陣地發起猛攻之時,右翼編隊一騎絕塵向著西南縱深防線碾壓而去。
宋鴻飛見左翼攻擊進展順利,用車載電臺聯通命令道:“炮兵觀察小組注意觀測敵戰防炮火力點!營屬炮連把迫擊炮、平射炮往前推進!”
又對裝甲指揮車車長道:“左翼結果已無懸念,我們跟上右翼編隊前進。”
“明白!”車長點點頭,駕駛指揮車轉向往右翼而去。
宋鴻飛的營部和工兵分隊隨右翼編隊行動,配有1輛Sd.Kfz.223型通訊指揮車和2輛Sd.Kfz.222型火力支援車。
右翼才是此役重中之重,關鍵之處在於右翼編隊能不能徹底撕開東南軍新構築的戰壕防線,堅決徹底地往西南方敵縱深後方猛插,然後來個迂迴包抄,把赤水河以西之敵圍起來狠錘!
右翼編隊軍士營3連計程車兵深刻感受到了機械化帶來的巨大好處,尤其是火力支援分隊、工兵分隊和機槍小組計程車兵們簡直欣喜若狂,比過年還高興,他們紛紛把一些負重搬到自己編組中的戰車和裝甲車的外接儲物格上,遠途無輕擔,能少些負重誰不樂意啊。
宋鴻飛暗暗苦笑,心想要不是這些輕型車輛車體太小,只怕這些士兵能像後世印度三哥的神奇摩托一樣把自己掛滿在上面,嗯,一輛車掛一個排!
不過這一來突擊編隊的彈藥攜帶量也大大增加了,每挺通用機槍攜彈量達到4個基數,足足8000發。負重大大減輕的迫擊炮和步兵炮分隊也能跟隨編隊行動,彈藥充足,無須擔憂補充。
後勤補給的壓力大為減輕,對於突擊火力、持續作戰能力和遠距離突擊都是非常有利的,這就是機械化快速突擊的威力,帶來前所未有的作戰方式的變革。
突擊編隊的炮兵從沒有如此闊氣過,炮手們過足了癮,只顧按照早已標定好的目標對著對方工事猛轟,打完一輪繼續前移,跟隨裝甲編隊進攻,又再打一輪。東南軍守軍可就慘了,他們遭受到了空前猛烈炮火打擊,對方的炮彈像不要錢似的往頭上砸下來。
東南軍赤水河防線第一線守軍是105師第1旅,3個團前2後1倒三角佈置,1團和3團頂在最前面,南北列陣,以橫穿赤水街的西潼公路為分界,2團佈置於它們後背主戰壕以西的長閔村一帶。
第1旅的背後田家村、白家村、程家村一帶是第3旅,這些天來各部挖了數十里的戰壕工事,梯次配置,嚴陣以待。
得到林大木3團報告中央軍出動戰車發動進攻和迂迴包抄的訊息後,105師上下震動。師長劉芳渡隨即命令第1旅、第3旅嚴防死守,勢必堵住防線缺口,並調集各旅的戰防炮、150mm重迫擊炮,決心予以中央軍戰車最沉重的打擊。
東南軍原本裝備精良,火炮數量在華夏國首屈一指,按編制每個國防旅有1個6門制的150mm重迫擊炮,每個團有1個4門制的37mm平射炮連、1個6門制80迫擊炮連,重火力相當強大。尤其是150mm迫擊炮可謂攻防重器,威力驚人,對付野戰土木工事一炮入魂。
並且東南軍所裝備的各式火炮和炮彈基本上其控制的兵工廠都能滿足生產供應,這在華夏國各大軍閥中包括中央軍都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九一八事變後,兵工廠落入東洋人之手,大批飛機、坦克、包括大量尚未組裝的火炮零件在內的約600門各種口徑的火炮、3000餘門成品、半成品迫擊炮等武器裝備被繳獲,彈藥數量更是數不勝數。
其中原本要裝備到各個步兵團平射炮連的遼14式37mm平射炮總共生產了370門,就有189門白白被東洋人繳獲。從此之後,東南軍在軍械供應上自然不比從前了,僅僅最精銳的部隊還能保持紙面上的裝備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