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
一處窪地中幾名日軍擲彈筒射手在一名軍曹的指揮下,架起八九式50mm擲彈筒開始還擊,它們技術嫻熟,射速很快,密集的殺傷榴彈隨即在我軍陣地上爆炸。
幾發落彈的炸點迅速逼近國軍的一個機槍巢,終被一發直接命中,在榴彈爆炸掀起的塵土中,一個副射手飛跌拋落。
宋鴻飛終於親眼看到了被後世的各種網文寫得傳了神的日軍擲彈筒!他舉著望遠鏡注目觀察著,又不禁搖搖頭苦笑道:“那些半吊子網文,tmd坑爹啊!把老子都帶偏了。”
擲彈筒在日軍中廣泛配置至小隊,極具便攜性和靈活性,作用相當於輕迫擊炮,為一線步兵分隊提供及時的伴隨火力支援。
其射程介於迫擊炮和手榴彈之間,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火力空白,這種精準的“戰術定位”倒是日軍的一個創舉,經常能夠有效壓制國軍的營連級火力。
讓宋鴻飛直呼坑爹的是,擲彈筒絕不是如後世網文所描述的什麼“日軍老兵在實戰中400米內命中率高達85%至95%”。
後世的他看到這種網文就很納悶,如此簡陋的、手持的擲彈筒,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穩定性根本無從保證,難道還能比具備完善瞄準系統和良好射表、穩定性更高的迫擊炮打得還準?
他又想到有的網文竟然寫什麼日軍普通士兵射擊如何了得,300米一槍爆頭!
“全是扯淡!”宋鴻飛暗罵道。
今天他親眼觀察到了日軍使用擲彈筒的戰術,並詳細詢問前線的軍官。日軍每個擲彈筒小組有2-3門,專門有一名軍曹負責觀察、測距和評估,指揮一個小組的2、3門小手炮同時對一個目標射擊!
一般情況下,日軍擲彈筒第一次射擊後,在軍曹的指揮下馬上修正,取夾叉法,集中幾門小炮進行幾輪覆蓋射擊,如此方能充分發揮擲彈筒的作戰效能,擊中目標的機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這種武器靈活、便攜,又在隱蔽處發射,威力也比手榴彈大得多。我軍能壓制擲彈筒的82mm迫擊炮只在營一級,連一級能反擊的手段匱乏,令我軍一線官兵非常頭疼。
很明顯日軍擲彈筒作戰的核心和靈魂在於擔任小組指揮的軍曹,如果幹掉他,日軍的擲彈筒小組就失去了眼睛和大腦!
宋鴻飛思考著對付擲彈筒的方法。
“小手炮!”被命中的機槍巢中我軍機槍射手也受了傷,顧不上包紮傷口,大吼著一把抓起機槍:“轉移!”
另一名副射手趕緊抓起三腳架,緊跟著射手轉移到了另一處工事中。
面對日軍的炮火優勢,重機槍手長時間在一個位置射擊太危險,被對手炮火摧毀的機率大,這充分體現出了便攜靈活的通用機槍的戰術意義。
國軍陣地上頓時也出現了一個短暫的重機槍火力停息。
“殺給給!”
小隊長小阪次郎瘋狂大叫著起身抽出95式指揮刀,惡狠狠指向國軍陣地。
“咚!咚!咚!”日軍的“小手炮”繼續為步兵分隊提供伴隨火力支援。
小阪次郎一馬當先,日軍尖刀小隊隨即發起了衝擊。
“狗日的!爺爺正等著你呢!”國軍陣地上另一個隱蔽火力點的通用機槍射手打出了一個長點射。
“噠噠噠噠噠噠!”
身中數彈的小阪次郎扭曲抽動著身體,再也發不出一句話語,仰面栽倒。
已轉移到了另一處火力點的通用機槍已經架好了三腳架,兩挺交叉火力配置的機槍,怒吼著噴射出長長的火舌!
“噠噠噠!”“噠噠噠!”
國軍前沿的捷克式機槍也開火了,輕重機槍構成了密集的交叉火力網,日軍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