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說是杯子,其實和碗很像,只是比碗要稍微深一點,以前的杯子很少有杯把,這一個顯然也沒有。杯身上的繁體字,楊小云大都不認識。
楊小云戴著眼鏡一看手上的杯子,一串資料就神奇的出現在她的腦海。而這些資訊,被小九唸了出來。
“明朝天啟年間的青花瓷碗,造型具有特殊風貌,口沿外撇再向上形成唇口狀,底部為厚厚的玉壁形。碗內口邊畫一圈松枝紋飾。內底同樣飾一圈松枝紋,中心寫有‘永樂年制’寄託款。外壁畫一木船,船上圍座的三人為蘇東坡、黃魯直和佛印。剩下三分之二處書寫《赤壁賦》行楷。”小九唸到。
原來這不是杯子,而是碗,楊小云想到。大概是因為古時候喝茶都用碗,而我們現代人稱呼喝水的器具為杯子。想來這個碗以前也不是用來盛飯的,這麼雅緻的東西,應該是書香人家用來喝茶的吧?
剩下的內容小九就沒有再念了,以現在的情形而言,這個碗值不了多少錢,但是如果收藏起來,過三四十年,價值應該翻幾百倍。
沒想到,看個病而已,病人就送了一件古董,楊小云心裡很是過意不去。現在的人們連吃飯穿衣都成問題,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沒有收藏意識。這些個東西,只有知道價值的人才會視若珍寶,對於普通人而言,還沒有家裡吃飯的碗來的大、來得結實。
仔細想了想這個問題,楊小云覺得,他們沒有收藏意識,但是我可以有啊!手裡握著鑑寶神器,不用擔心遇到假貨。自己目前雖然拿著沒用,但是留到幾十年後就是一筆財富啊。用六十年後的年輕人的話來說:我自己就要當個富二代的爹媽!成為富一代!
這樣一想,楊小云就來勁兒了,戴著眼鏡,將家裡上上下下打量個徹底。幸好乾媽李馨一直在房間裡帶小寶睡覺,要不然看到楊小云的行為肯定會起疑。
果不其然,這一通掃視下來,還真讓楊小云發現了兩樣古董,不過年份都很近,也都是一些明清時候的傢俱。
一個是家裡放雜物的小櫃子,不曾想到,這其實是個清朝的佛龕,材質是黃花梨。鑑寶神器反饋道:“佛龕呈四平式,龕門對開,內建大小十一具抽屜,每屜之上設有錨形銅拍子。中部開光,內壁掏空,可用於供奉佛像,此類制式較為獨特。腿間置壼門式擋板,龕門開合處以銅葉包裹,既穩固又美觀。整器造型古樸,不飾雕琢,延用了明式傢俱造型簡約的製作特點。”
昔日神聖的佛龕,沒想到成了她家放雜物的櫃子。一直放在廚房裡,飽受煙燻和油漬,要是讓昔日的主人知道了,還不得跺腳大罵。
既然知道了這個東西的價值,楊小云就打算把它挪出廚房,乾脆放進他們房間,好好珍藏。其實,也不過就是換個稍微好點的環境。現在的家庭狀況,也不適合請一尊菩薩回來,畢竟人都剛剛吃飽,還沒有那個精神層面的需求。
另一樣古董是楊小云怎麼也想象不到的,居然是她家吃飯的大方桌。在乾媽李馨來之前,雖然家裡只有她和寧有為,但是吃飯也都是在大方桌上進行的。沒想到,這樣的東西居然是古董。她該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嗎?
鑑寶神器反映:“此方桌精選優質海南黃花梨妙制而成,桌面攢框做雙拼,黃花梨獨特珍貴之紋理盡現其上,令人驚歎!冰盤沿下束腰和牙板一體連做,直腿起陽線,內翻馬蹄足,四腿間上部置羅鍋棖裝飾,牙板光素無紋,牙頭鏤空雕飾柺子紋,紋飾與器型融為一體,相映成輝。整器色澤古雅沈靜,造型簡約大方,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包漿圓潤,明式製作工藝鮮明,神韻獨具。此桌雖用料壯碩、且尺寸較大,卻無腫大之感,彰顯出輕盈秀麗之美,無論從材料、藝術、實用中來論都是方桌中的翹楚。”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海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