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天每次的出艙行動最多隻能夠待三個小時五十分鐘,之後就必須要返回著陸艙。
因為他身上揹著特製的氧氣罐只能夠給他這麼久的時間,再長整個人就很容易出現危險,所以在警戒線之前回到著陸艙是必須要做到的。
不過現在還有時間,湯天還需要做事,所以他並沒有現在就回到著陸艙內。
“這裡的土壤會越來越少,與周圍形成一個深溝一樣的地面,而我到著陸艙就要進行爬上然後再爬下的動作。”湯天看著眼前的情況,然後這樣的思考著。
當然實際上整個過程之中並不浪費多少的時間,但是因為高低落差的原因,讓行走上增加了一些困難。
湯天知道,自己選擇了著陸的地面作為基層,那麼以後所有的基地都會在這一平面上建造。所以這些高出原平面的東西會慢慢的消失,只是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而已。不過對於建造來說,太需要這些東西,所以正好有用。
“未來,整個甲區域要建造出一整片的基地,每一個基地的內部都相連起來,然後各個實驗室不相互影響,一套全自動的供能裝置,想想那時候的火星生活應該會非常的舒服,至少不用像我現在這樣的,還在努力的從基礎開始弄。”
z國螢火計劃的甲區域基地的建造規劃很明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但是一切只會從最小的開始,當人類有了一個大一點的生存空間之後,那麼慢慢的它們就會慢慢的大。
而對於太的控制,湯天知道,只要在一定的要求下,其實他能夠控制超過三十萬只太,然後在另外一個區域進行建造。
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點,但是已經有過嘗試了,所以湯天只是在一切都穩定下來之後,就會擴大規模,基地建設是其一,還有的就是對整個基地的規劃大範圍的框架制定,這些都需要太,以它們特殊的重塑能力,讓區域化更加的明顯。
重新回到著陸艙後的湯天把採集到的火星土壤封存在培養皿之中,這些都會在有時間的時候進行實驗。
而湯天回來之後還要多多的熟悉資料,很多的資料,尤其是一些建造方面的。
所以湯天在到達火星的時候,多數的時間在工作,少部分的時間是在學習,很多問題都需要他自己來面對,所以只有學習了之後,才能夠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能夠解決。
如此又過去了兩天之後,湯天終於是不再對一直變化的火星天氣忍耐。
此刻的湯天站在著陸艙的出口位置,看著又被火星大風給弄的沒有路的地面,只能是下定了決心。
雖然時間只有兩日,雖然著陸艙和建造的基地的直線距離不到三十米,可是就是這三十米,湯天要爬上一個高度為八十公分左右的土坡,然後行走二十多米,然後又要下一個高度為八十公分左右的土坡。
其實就這樣也沒有什麼,畢竟走的次數多了就成了路,也就容易走了。
可是每一天這條路就會消失,然後變成一個新的沒有人走過的路。
在建造基地那邊有太在工作,在著陸艙這邊也有太在工作,於是兩邊幾乎形成了一個垂直九十度的土坡,這個穿著厚厚宇航服的湯天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修路,我就不信了。”
湯天再一次的出現的時候,手中多了好幾根金屬桿,不過這個金屬桿的長度不是很高,沒有用來建造所需要的那麼高的金屬桿。
這是電波控制桿,這是小範圍控制太的工具。
湯天艱難的爬了上去,然後把金屬桿一路的插過去,在著陸艙和基地之間插了一排。
之後加了營養液之後的湯天回到了著陸艙的門口。
在這裡他隨身帶著的是一個培養皿中的太,這些太已經被解封,同時加入了足夠量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