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方剛的年紀,哪有不想的道理?”
戰洵夜腳步一頓,差點忍不住衝進去,這說的什麼跟什麼?
好在最後被北辰攔住了。
李公公接話道:“晏先生恐怕不知道定北侯的性子,才妄下此言。”
爐子升了起來,整個帳篷都開始變得暖和。
姜婉寧靠近爐子烘了烘手,才輕笑一聲平靜道:“在外人看來,將軍確實固執,認定的事,也向來說一不二,但正是因為這份固執和堅持,才讓鎮北軍有了如今的功績。六年前,東胡屢次挑釁犯事,殘忍肆虐我邊境百姓,彼時東胡正盛,燕赤國無人敢應戰,十八歲的戰洵夜便隨父披甲從軍,帶著鎮北軍打了無數勝仗,但也因為那場戰役,國公爺戰死沙場,滿身忠骨卻永埋他鄉,之後將軍少年英雄,勇挑大樑,帶著三萬精兵反撲東胡十萬大軍,才為如今的燕赤國贏得一絲喘息的機會。”
說著,姜婉寧抬頭,望向李公公。
李公公被面前之人的眼神看得心底一驚,明明對面的人只是區區一個幕屬,卻比宮中許多上位者的眼神,都要攝人心魄。
李公公垂下眼,沉默不語。
姜婉寧繼續道:“公公或許和許多待在京裡的達官貴人,乃至宮中……”
說到這,李公公倒是出聲訓斥、阻攔道:“不得胡言!”
京裡的人說說便罷了,宮裡的人都想妄議,不要命了!
姜婉寧低頭一笑,換了個詞,道:“所有人都覺得這場勝仗打得容易,東胡挑釁時,有國公爺頂上,國公爺一戰死,戰洵夜就站了出來以一敵百。或者說,國公爺的死訊和戰洵夜贏了勝仗的訊息,一同傳入京中,大家便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沒人在意國公爺是如何死的。”
李公公蹙眉道:“國公爺為國捐軀,皇上以國禮厚葬之,你還有什麼不滿?”
姜婉寧搖搖頭:“我沒什麼不滿的,可國公爺捐軀赴國難到現在才過了幾年?兩年!皇上便迫不及待開始忌憚戰洵夜手中的兵權。”
李公公哼了一聲,道:“那是因為定北侯有召不回!這樣的將領,無論誰都會放心不下,他如今手握十萬重兵,稍有差池,帶兵打入京都,也不無可能!”
帳篷外的戰洵夜,聽到這話,不由握緊了拳頭。
姜婉寧一怔,自嘲地笑了一聲。
“那您和皇上,應該也知道戰洵夜為何不離開山陰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