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誨雖然派人去金陵探查,但他可不會等訊息確定了之後才上報,第二天一早,他就揣著彈劾書上朝去了。
他可不想按照程式遞上去,然後讓趙頊給留中了。
這個事情涉及前後兩個參政,趙頊很大可能是捂蓋子,而不是著人調查,呂誨深深知道此事,所以他打算直接在早朝發難了。
至於會不會被指責為誣告、空穴來風、血口噴人等等,呵呵,言官風聞奏事,還需要自己提供證據麼?
蘇軾殿外見到呂誨的時候,不由得愣了愣,因為這位平日裡蔫蔫的老頭,今日卻是一臉的鬥志。
“中司,您這是?”
蘇軾詫異道。
呂誨嘿嘿一笑:“子瞻啊,有大事了。”
蘇軾一驚:“什麼大事?”
呂誨搖搖頭道:“一會就知道了。”
說完呂誨就梗著脖子走開了,蘇軾摸不著頭腦,來不及多問,禮儀官已經喝聲了,他趕緊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趙頊從後殿進來,君臣見禮後,開始議事。
時間已經到了秋收,所以主要的議題就是關於秋收的,蘇軾對這些議題還是頗為關注的,因為這是旱災後的第一次收成,收成好壞關係極大。
今日其實相當於是一場彙報了,主管賑災的參知政事歐陽辯,正在對此進行彙報。
“……長江以南雨水正常,與往年收成持平,長江以北入秋以後雨水增多,讓補種的農作物蓬勃生長,據統計,今年長江以北的收成與往年持平。”
歐陽辯清亮的聲音在殿內迴盪。
頓時殿內譁然。
“怎麼可能,晚了一個多月補種,而且雨水相對往年還是少了很多的,怎麼可能持平?”
“對啊,這根本不可能吧?”
“呵呵,想要撈政績也不該這樣吧,信口雌黃,謊報收成,可是要受懲戒的啊!”
……
趙頊聽到下面的譁然聲,他也有些坐不住:“歐陽愛卿,這是什麼情況?”
歐陽辯笑道:“大家說得對,今年的確是誤了農時,雨水也稀少,但今年種的可不是水稻,而是耐旱農作物甘薯和玉米,這兩樣的產量比起水稻和小麥來說要高不少。
比如說產量較低的玉米,每畝也能夠產出四石以上……”
“什麼!”
趙頊驚叫道。
“季默此話當真?”
蘇軾也驚詫莫名,他在州縣當過官,自然知道產量還算不錯的水稻畝產是多少,最多就是三石了不起了,大多都是二石多,也就是大多是畝產兩百多斤而已,而在這缺水的情況下,玉米還能夠畝產四石以上,這可太了不起了!
歐陽辯看到百官驚詫的神情,笑了笑,其實這只是原種的產量,畢竟沒有後世的種子培植技術,如果是後世,畝產1500斤都是尋常,也就是說,畝產可能達到一十五石,現在原種產出四石其實也正常。
“當然是真的,不過因為是新種子,有不少的農戶並不信任,他們還是種水稻,玉米種植量太少,每家每戶可能也就是象徵性的種了一點而已,甘薯也是如此,好在有甘薯託底,才能夠和往年持平。”
歐陽辯笑道。
趙頊點點頭:“甘薯的產量是多少,聽季默所說,似乎還比玉米高一些?”
歐陽辯點點頭:“甘薯每畝能夠產出大約二十到三十石。”
趙頊點點頭:“嗯……等等,你說畝產多少!”
“什麼!”
“不可能吧?”
“二十到三十石……那是仙人賜給的農作物麼,我就沒有聽說過有農作物能夠產出二三十石的!”
“瞎扯的吧!”
下面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