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又見樞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樞密。
始初議者已為不可,今三四年間,外雖未見過失,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且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
……欲乞且罷青樞務,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
……臣言狂計愚,惟陛下裁擇。”
歐陽修的意思是,武臣掌握國家機密對朝廷絕非幸事,加以民間種種離奇的傳聞,不能不引起警覺。
因此建議罷去狄青樞密使之職,出知外州,既可以保全狄青,同時也能為國家消除未萌之患。
“爹,你這是……我聽說狄將軍是難得的常勝將軍,您為何要彈劾他呢?”
歐陽辯假裝有些不解,指著奏疏向歐陽修問道。
歐陽修停下筆,笑道:“爹不是要害他,而是要保全他啊,以你的才智,應該看得出來才是吧?”
歐陽辯笑了笑,他心中有猜測,但還是希望從歐陽修的嘴裡親耳聽到。
後世人總有人認為狄青之死是因為歐陽修的彈劾,雖然也有人幫歐陽修說話,但總有人還是固執的認為,狄青就是歐陽修給害死的。
歐陽修放下了筆道:“難得有空,我便和你說說,這段時間大水淹城,狄青一家避居到了大相國寺,起居都在大殿之上。
最近滿城老百姓紛紛傳言,有的說狄青身應圖讖,有帝王之相,有的說狄青家的狗頭上生角,府上時有奇光閃現……
呵呵,這真是什麼百姓傳言?我看著可不像。”
歐陽辯問道:“那爹認為呢?”
歐陽修呵呵一笑:“無他,忌憚而已。咱們大宋太祖黃袍加身,便怕有後來人有樣學樣,所以大宋的樞密使,一般都是由文官擔任,這樣做的目的是以防武將擁兵自重。
這樣一來,樞密使雖然官位高,但只有調兵權,沒有統兵權,而下面的武將正好相反,只有統兵權,但沒有調兵權。
但狄青的情況卻非常特殊,他是武將出身,在軍中威望極高,擔任樞密使後位高權重,掌握了全國調兵之權。
同時,那些有統兵之權的將領,大多都是對他唯命是從的親信舊部,如果上下一心、裡應外合,後果不堪設想!
這就是為什麼自從狄青當上樞密使,文臣便普遍不滿,彈劾他的奏章如紛紛雨下。
這一次更是有什麼身應圖讖,有帝王之相,有的說狄青家的狗頭上生角,府上時有奇光閃現之類的無稽之談,呵呵,構陷伎倆而已。”
歐陽辯所有所思:“所以爹爹的奏疏是迴護狄將軍?”
歐陽修倒過來毛筆,用筆頭輕輕敲了敲歐陽辯的腦門,笑斥道:“你個猴頭,在這裡埋伏著呢,怎麼的,害怕你爹爹是個構陷忠良的奸臣?”
歐陽辯心中輕鬆了下來,他是很敬佩狄青這樣為國獻身的軍人的,如果歐陽修當真構陷狄青,這會讓他很難接受的。
不過歐陽修是站在迴護的角度還是站在自身文臣角度,那就不得而知了。
北宋開國之初,趙匡胤便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國策,武將只可有統兵權不能有調兵權這是太祖祖訓,也是宋朝得以長久安於內的本質原因。
狄青觸碰了這道底線,所以文臣惶恐,皇帝猜忌,便註定了悲劇。
歐陽修和整個文官集團的猜忌也是難以避免的,對於狄青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歸宿。
不過對於狄青本人來說,就不是那麼好接受了。
狄青生性耿直,他想不開,他憋屈啊,作為武將,他要兵權,他要幹實事,他才不想頂著個宰相虛銜,在地方虛度光陰。
就這樣,狄青下放陳州剛剛半年,便嘴生毒瘡,抑鬱而終,年僅50虛歲。
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