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騎兵見狀大驚,想要過來支援,但這個時候,後面的小山坡上卻是馬蹄聲大響,一支大隊騎兵從山坡衝下來。
西夏騎兵首領大吃一驚,敵人來勢太快,一下子從騎兵陣側翼插入,將騎兵陣攔腰截斷!
這是兩隊騎兵第一次短刃交接,這一交接,西夏騎兵又是肝膽俱寒。
因為他們發現,敵軍騎兵的馬是好馬,騎兵更是壯碩,都是騎在馬上,對方就是要高一頭。
當兵器交接的時候,西夏騎兵更是吃驚,因為對方力大無窮,每一刀都是勢大力沉。
一旦被砍中,要麼甲裂人亡,要麼被砍到地上,其實也是臨死了。
而自己這邊砍中對方的甲冑,卻如同撓癢癢一般,除了迸射出一道火星,便再無其他的效果。
這是技術的代際關係了。
歐陽辯雖然在冶鐵上沒有給予太多的意見,但是他給冶鐵設計的爐子和增加溫度的各項工具,本身就是在提升鋼鐵的質量了。
關鍵是,這些年大規模的冶煉鋼鐵用於修路搭橋,這裡面的規模足以讓大宋的冶鐵技術實現質的提升了。
所以銀監衛的刀槍以及甲冑,都是優於這個時代的。
至於這一點為什麼沒有在宋軍身上體現,那就是宋軍腐敗的問題了。
宋軍因為腐敗的採購系統,只會依賴之前的採購途徑,新的技術生產出來的東西,根本就賣不進去,連棉衣棉被都沒有采購,更別說刀槍甲冑了。
兵員素質、馬匹、裝備、戰術全方位領先的情況下,在這種遭遇戰中的優勢就太大了,所以剛剛一接觸,人數更多的西夏軍立即就有了潰敗的跡象。
費聽春利久經戰陣,經驗非常豐富,知道這個遭遇戰的虧是吃定了,有意想要拖陣保持實力,但兩軍已然糾結在一起,想要脫離哪裡有那麼簡單,反而費聽春利撤退的指令一出,西夏軍立即潰敗。
代蔚華敏銳嗅到了戰機,立即下令以斬殺對方人命為主要目的。
在歐陽辯的戰爭論中,代蔚華這些年輕將領們總結出所謂的【歐陽辯十大軍事原則】之一便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奪取城市為主要目標。】
此次出兵的戰略目標便是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就是說,要以這一次的勝利,讓人看到銀監衛,也就是對外宣傳的黑鷂子的戰鬥力,增加他們對黑鷂子的信心,也就是說讓他們對李秉常的信心增強,如此一來,招募他們就成為可能。
在歐陽辯的計劃之中,招募西夏軍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就目前來說,想要完全從宋境裡面挖人出來,困難不少,先不說處境難不難,就是說要吸引人出來打仗,正常人都不會願意的。
所以目前最有可能獲得的力量就是西夏國,然而西夏國雖小,但那也是相對宋遼來說,而以銀監衛的力量,無疑就是以蛇吞象。
但以歐陽辯目前的狀況來說,即便是以蛇吞象,也得試一試了。
有個原因歐陽辯沒有說,為什麼他要假死道西夏來打拼,而不是在宋朝內部造反,著實是想要在宋朝內部造反奪取政權基本不可能。
趙家人用制度、用恩惠惠及讀書人,形成了只有從外部推翻而無法從內部打破的架構。
如今這條路難不難?
難!
但比起在宋朝內部造反,著實要簡單多了。
西夏的架構鬆散,真正的結構就只有朝廷那麼一點,部落基本保持自主,而朝廷內部又是後黨專政,這樣一來,就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間了。
所以這一次就是要打出帝黨的威風來,帝黨只要展現出實力,就會有人聞風而來,別懷疑,願意風險投資的人很多的,世界上不缺乏野心家,更不缺少走捷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