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擴張了?”
“京城是他們的基本盤,打入晉省就可以了。”
吳孟臣和許非全當無事發生,道:“我只擔心他們的位置太好,紫光、大華、新東安、東環廣場,很能吸引附近的消費群體。
我們撿了剩下的13家,都是位置、設施一般的影院,競爭力不足。”
“……”
許非看著分佈圖,道:“粵省8、贛省4、閩省1、蓉城2……我跟老韓拉了21家,橫跨七省,現在草莽時代,院線雛形,慢慢來吧。
哎對了,外資沒動靜?”
“香港的江志強已經拿下新東安廣場六層,要建一家8廳影院,答應加盟我們的院線。”
“8廳?那我們不建7廳了,改成9廳!”
“你好勝心也太強了?”韓三坪笑道。
“這不是好勝心,我們的影院必須成為龍頭,不然就沒號召力了。”
江志強這個人很有名,開了家安樂電影公司,還有一條香港百老匯院線。他就像日本的安田,韓國的徐英洙,一直做外片生意。
歷史上,《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色戒》等,他都出過大力。
當年國際湯被封殺,又成功復出,據說江老闆就是幕後推手……
許非算了算,道:“我們34家,加上新建這倆,就是36家,銀幕才90塊。嘖嘖,太可憐了!”
“不錯了,平均2塊多銀幕。那些小影院更可憐,估計挺不過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過一陣子,兩家會正式成立院線公司。
中影時代,前者拿3千萬,佔51%,後者拿2千5百萬,佔49%。首發陣容便是36家影院,絕大部分屬於簽約,少部分是中影自己的。
如今片方能分35-40%,影院最少能有60%。就按60%算,自留50%,10%交給院線公司,大概這樣一個比例。
院線也可以控股影院,控股之後,會投錢改造升級。
所以說為什麼都喜歡自建影院呢?親兒子,管理方便,收益大。
……
京城有個宣武區,2010年跟西城區合併,變成新的西城區。
這會兒還在,玩的地方挺多,大柵欄、琉璃廠、牛街、天橋都在宣武,包括大觀園,就建在以前的南菜地。
天橋在正陽門外,原有漢白玉石橋一座,三梁四欄,橋下是條小河,叫龍鬚溝。
舊時是民間藝人的聚集地,如今也大變樣,僅剩寥寥幾家還從事文藝演出。其中又有一天橋樂茶園,歷史悠久,兩層茶座,可接待200名觀眾,前面有大戲臺,古色古香。
原屬天橋街道的文化站,後歸一家國有文化公司管。寸土寸金的地段,1千多平的面積,擱現在有關係都不一定能拿下。
可不是90年代麼?張總不是香港大老闆麼?捎帶手就買了。
張總買下來,夾在自己30斤的產權證書裡,後被陳總要去搞民俗傳播,現是天橋曲藝的大本營。
核心男團叫德雲社,每週演幾場,不演的時候別人上,河北梆子、拉洋片、京劇、雙簧都有。
此刻,後臺。
小黑胖子、驢老師、李大眼、歪肩膀四大天王都在,另有不少老藝人,大家都在化妝。
緊張還有點興奮,各種嘀嘀咕咕:“今兒真拍麼?”
“拍啊,不告訴了麼?”
“張藝某來麼?”
“那不確定,可能來吧。”
“哎,誰能想到我唱一輩子拉洋片,還能為國家做貢獻。”一老頭嘆道。
小黑胖子回身,接話道:“這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我也沒想到我一說相聲的,還能跟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