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所以整個下半年,全國最重大的文藝活動,一個是剛閉幕的電影節,一個就是10月下旬的金鷹獎。
業內和媒體極其關注,發了不少評論性文章,結合金鷹獎闡述近年電視劇發展,和暴露的諸多問題。
臥室,晚飯剛過。
幾盤殘羹剩飯擺在桌上,誰都懶得收拾。
小旭抱著熱水袋在床上看電視,許非坐在沙發上看報紙,隨口道:“我過陣子去魔都拍廣告,你去麼?”
“不去。”
“那我得走上十來天,還有個金鷹獎要參加。”
“跟我有什麼關係?”
“告訴你一聲啊……”
許非微微轉頭,見一隻小手搭在旁邊,遂握住把玩,“十來天也是估計,不過月底前我一定趕回來。”
小旭抽了一下沒抽動,抿著嘴不吭聲。她也知道自己抽不動,可就是擰。
而他輕輕摩挲著,忽然不動,直盯盯看著一篇文章。
中青報,八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什麼張志新、張海迪,就是他們報道的,以前每週三刊,今年才變成日刊。
這是副刊的一篇評論:《國內電視劇的地域性差異》。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文化風俗喜好自古不同。如今又包含了電視劇。
東西南北中,南北相差最大。北人不愛看南戲,因為聽不懂;南人不愛看北戲,因為不對味兒。
電視劇也存在這個問題,有些劇到了北方就遇冷,到了南方就水土不服。
如何消除這種隔閡?
首先我覺得原因有兩個,語言和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別說南北,就一個縣,一個村,都有不同的方言。國家近些年推廣普通話,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電視劇也一樣。其實現在做的非常好,熒幕上基本都在講普通話,對消除地域差異是良好幫助。
至於深層次的文化因素,我覺得要提高立意,去挖掘一些社會共性……說到這裡,不得不想到本屆金鷹獎,有幾部呼聲很高的電視劇。
比如魔都臺拍攝的《東方大酒店》、《家春秋》。雖以本土為背景,但講的是全社會的問題。
《家春秋》是名著,雖發生在蓉城,但真切反映了那個時代,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
《東方大酒店》發生在魔都,但描寫了年輕的改革家面對守舊官僚勢力的種種磨難,直指改革浪潮中的假醜惡。
此外還有《末代皇帝》,嚴謹端正,講述了那段特殊時期的一個特殊人物。
三部劇的共同點,都是立意高遠,超脫了地域束縛,講人與社會的共性。而且全篇採用普通話,觀眾毫無壓力。
反觀《衚衕人家》,在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的環境下,反其道而行,出現了大量的方言角色。
雖在內容上深刻,關注現實問題,表現手法卻不是那麼令人接受。男女主角講的是半文不白的‘京片子+普通話’,劇中體現也是京味兒文化。
這對消除地域隔閡是不利的,尤其很多年輕人在模仿劇中的臺詞腔調,視為一種流行……只有當普通話普及,創作者都在關注共性問題,電視劇才會適用於所有觀眾……”
小旭見他半天沒吭聲,好奇道:“你看什麼呢?”
許非把報紙遞過去,她瞧了瞧,笑道:“好靶子,好靶子。”
“什麼好靶子?”
“人家點名批評,你反擊回去,一來二去熱度不就有了?”
“誒,我可沒那個心思!”
“少裝蒜,瞧你那眼神,指不定正謀劃這個呢。”
“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