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3開始 第260節(2 / 3)

拔新領異,慘不忍睹!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

食堂誇張的響動引來了教練,燈光大亮,幾個姑娘排排站被訓話。

巴拉巴拉一通罵,喜慶的小姑娘忽然舉手,“教練,是我們不好,您讓我們看完吧,最後一點了。”

“嗯?”

教練氣樂了,“有本事啊,還讓你們看完?那不演完了麼,一天就兩集,咦?”

大家一塊扭頭,發現片尾過後,居然又出現了一幕畫面。

那是一段短短的默劇,黑白畫面,卓別林時代的風格。

談不上什麼情節,葛尤穿著標誌性的衣裳,在街上閒逛,遇到何兵調戲徐凡,上去英雄救美,結果被揍。

在戲裡,幾個文藝青年花了極低的成本,為白奮鬥拍了這部短片。

在戲外,許非琢磨了好久好久,花費遠遠超過“極低”。

他就是要一種古老的,原始的影像狀態。全程沒有聲音,畫面粗糙,不時有劃痕出現。

徐凡被救後,並沒有一見傾心,跟著王志聞走了。最後一個鏡頭,葛尤鼻青臉腫,對著鏡頭在笑。

短片本身沒什麼,但配上前面他被各種戲耍,拼命堅持,追求夢想……便似注入了某種靈魂,令人目不轉睛,無限慨嘆。

那個姑娘睜著大眼睛,更是悠然神往。

……

馮褲子有句很著名的言論:“有很多垃圾觀眾,才有那麼多垃圾電影。”

不完全對。

當《小時代》在2013年拿下483億的票房時,別的投資方一看,呀哈,原來這種撕逼智障的影樓風就能讓觀眾滿足,咱們也拍。

當《孤島驚魂》以不到500萬投資,回收9000萬票房時,人家一看,呀哈,原來粉絲的錢這麼好賺,咱們也拍。

當鹿版《盜墓筆記》突破10億時,人家再一看,呀哈,原來流量+大ip簡直絕配,咱們也拍。

當一部爛片,由於各種因素獲得成功時,必然會有一大批跟風之作,且不斷突破下限。

投資方——製作方——觀眾,影視產業鏈是一個圓,並非單向的,都為要爛片大行其道負責。

還有一句更著名的話:“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也不完全對。

有些時候,稽核者違背觀眾意願。但還有些時候,人民群眾的審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

市場和審美都需要培養,看看國內的環境,從09年到19年,這就是一個觀眾審美由低到高的過程。

明白啥叫好片,啥叫爛片,並且自覺抵制爛片。

那放到八十年代,情況更嚴重,一群極度飢渴的觀眾,根本辨別不了啥叫好,啥叫爛,有的看就行。

而《衚衕人家》的出現,不能說大為改觀,起碼對部分觀眾產生了影響。

首先得明白,這是一部情景喜劇,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然後得會看,知道哪塊是包袱,哪塊應該笑了。

比如老天津衛聽相聲,你是不是行家,就看你會不會叫好。

第一部 打基礎,先讓觀眾接受,第二部全面開花,節奏同步,這叫會看了。

《衚衕2》播出數天之後,《京城青年報》的互動版塊再度火爆,對話集也重出江湖,在街頭巷尾流傳。

沒有了質疑形式、題材的言論,都往更深了探討,且迅速與其他電視劇區分開。

“群像到底怎麼拍?看看衚衕。

人來客往的不算,單講大雜院的十位。

白奮鬥,性格好人品好,就是嘴賤了點,長的醜了點,頭髮少了點。他看似一個底層小人物,實則是改革開放的先鋒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