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提高,甚至比過去還顯得拖沓。
趙頊感覺有些後悔。
但由於冗員和冗散機構的裁撤,節省了兩萬緡的開支,他又頗感安心。
總算是有點安慰吧。
不過大宋終究還是時運不濟,熙寧八年的五路伐夏慘遭失敗,這一戰讓大宋元氣大傷,還沒有兩年的時間,又迎來了大災禍。
熙寧八年七月,黃河決口,在澶州曹村,向東匯入梁山泊,分為二道,南入淮河北入海,遭災的地區涉及四十五縣!
受災如此之重,對於如今的宋朝算是雪上加霜了。
歐陽辯在宋朝時候積攢下來的家底,已經被折騰一空了,趙頊對於官制的改革,不免就有削減支出的想法。
只是一番折騰之後,只減免了兩萬貫的支出,而且效率還大大下降了,趙頊感覺到安心,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趙頊來到御花園,是因為他要在這裡接見曾布。
這幾年的曾布官運亨通,在韓琦老一輩退出政壇、王安石歸隱、司馬光被冷藏、歐陽辯這個原本該登頂的人突然死去、呂惠卿等人被趙頊調到地方的情況下,曾布現實成為了參知政事,又透過元豐改制,成為了名為次相,實為實權第一人。
當初議定官制時,大致是仿照《唐六典》,不論事情大小,都由中書省取旨,門下省稽核,尚書省執行,三省分班奏事,權歸中書省。
當時曾布對王珪說:“您任宰執這麼長時間,必然會是中書令。”
王珪深信不疑。
曾布卻對皇帝說:“三省的長官位高權重,不需要設定長官,只需要讓左右僕射分別兼任兩省侍郎就可以了。”
皇帝認為他說的很對。
因此曾布名義上是次相,實際上卻大權在握,王珪雖然是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但也只能拱手聽命罷了。
曾布志得意滿。
在他看來,當年的嘉佑二年榜,那麼多驚才絕豔的同年,可是到了現在,最耀眼的還是自己啊。
看看那些人,被認為才智第一的歐陽辯今何在?
被認為是才智第二的鄭雍又如何?
那個‘骨氣清粹,真神仙中人’‘有機略,勝王韶’的章惇現如今又在哪裡?
還有蘇家兄弟,一個在邊境苦苦掙扎,一個又被貶謫去了州縣。
之前總是在前面耀武揚威的呂惠卿等人,現在見到自己還不是隻能俯首聽命?
人生極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