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蘭王宮的議事大殿中,來自西域各國的國王和族長們齊聚一堂,大殿中氣氛無比緊張。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樓蘭王作為東道主,率先打破沉默。
大宛國王緊鎖著眉頭,他知道樓蘭王的話有道理,但他也清楚,團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緩緩開口:“樓蘭王說得對,我們的確需要團結。但是,我們如何能夠確保各國之間能夠放下過去的恩怨,真正地聯合起來?”說著他還把目光看向一旁的山國國王。
山國國王在感受到大宛國王那不信任的目光之後也是站起來罵道:“哈梨木(大宛國王),你什麼意思!?”
大宛國王在聽到山國國王的質問後也是語氣冰冷的說道:“克爾坦(山國國王),我什麼意思你知道,無恥小人,豈有信譽可言。”
原來是兩國相鄰且年年交戰,雙方本就是世仇,關係雖然惡劣,但在這種時候也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才對,但是在七年前雙方簽訂停戰協議,沒想到的是在大宛撤兵後,山國不講信用,派出大軍突然來襲,一連拿下了大宛三城之地,這也讓原本就勢同水火的兩國關係更加惡化,這才有了今天的這場面。
就在雙方還想繼續爭吵的時候,大月氏的族長站起身來,阻止了兩人的爭吵,“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你二人還在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爭吵不休,要是我等敗了,別說三城,就算給你們三十城也沒用!”
精絕國王點了點頭,但他仍然有所顧慮:“即使我們能夠團結起來,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大唐的軍隊?他們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連下我西域六國,便是實力在我等之中也不算弱的焉耆國也被其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拿下,我們如何應對?”
戎盧國王站起身,氣勢如虹的說道:“我等三十國聯手,大軍足足三十餘萬,戰將不下百名,而唐軍最多不過十餘萬人,三十萬對十萬,優勢在我,此戰我等必勝!”
而這時康居國王又說道:“那大軍的統帥為誰?”
聽到他這話,卑陸國王也開口說道:“大軍統帥理當有樓蘭王擔任,樓蘭為我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強,此次會盟也是有樓蘭王發起,大軍統帥之位當有其擔任。”
“我不同意由樓蘭王擔任統帥。”于闐國王大聲說道,“樓蘭雖強,但這些年一直採取保守策略,若由他指揮,恐怕難以取勝。”
“我倒是覺得安息國王可以勝任。”且末國王提議道,“安息國力強盛,軍事力量也不弱。而且,安息與大唐並未直接接壤,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力一戰。”
“不妥,不妥。”莎車國王搖了搖頭,“安息距離戰場較遠,對於戰況的瞭解恐有不足。不如由身經百戰的大月氏國王擔任統帥。”
一時間,眾國王爭論不休,各持己見。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他們還是決定暫時由樓蘭王統領聯軍,待局勢明朗後再做定奪。
在確定大軍統帥後,各國國王便開始了調兵遣將,在短短几天的時間了便聚集起了三十萬大軍,隨後便在樓蘭王的帶領下,三十萬聯軍浩浩蕩蕩地向與焉耆的若羌國進發。
一路上,各國士兵軍紀嚴明,士氣高昂。然而,當他們抵達若羌邊境時,卻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在若羌國的邊境上已經是大軍壓境了。
樓蘭王見此當即下令安營紮寨,同時派出斥候偵查敵情。不久,斥候回報,聲音中帶著一絲緊張:“稟告各位國王和將領,唐軍的營地佈置得異常嚴密,他們不僅挖掘了深溝,還築起了高牆,防禦工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固。而且,他們的營地中,不僅有常規的步兵和騎兵,還有大量的弩兵和弓箭手,以及我們從未見過的大型攻城器械。”
在緩了一口氣後,那名斥候繼續說道:“更令人擔憂的是,唐軍似乎對我們的戰術有所預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