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紅鯉子現在可有正事兒了,連脊瓦都能買著,你看你們張羅好幾天還讓去找張根發,嘖嘖。”
周老漢兒:……
我可沒說找張根發,我是尋思等夏種忙完,拿了錢直接去找廠長,不是買不到,就看出不出血。
不過紅鯉子能用正常價格買到,也算是有本事。
周老漢兒也覺得小兒子現在不錯,挺好,吧嗒菸袋鍋子也吧嗒得格外有勁兒。
飯後周明愈說借地排車去高戈莊,張翠花道:“明天早上再去吧,天黑前肯定能回來,這會兒去還得走夜路吧。”
周明愈道:“不一定呢,運氣不好去了排不上隊就得等一宿。不如現在走,天黑前到窯廠,拉了瓦就走下半夜能到家。”現在路上安全得很,沒有劫路的,放心大膽走
晚上才好辦事呢,最怕就是去了提不到貨才牙疼呢。
因為路上沒危險,張翠花倒也沒攔著,讓他借馬燈帶著,從家裡裝點煤油。
煤油也是按票供應的,說是一戶二三兩,根本不夠分的,都是發給生產隊工分多的人家,一個隊一年十五張票是好的。
這兩年張翠花存了四兩,一直沒捨得用,點燈都是用菜油的。
周明愈果然去借了地排車和馬燈,馬燈貴、費油,買得起燈點不起油,所以農家沒有買的。一般都是大隊和隊裡用,因為這個防風防雨,隊裡開會或者上夜班好使。
他把褥子和被子鋪到車上讓莫茹坐著,晚上還能蓋著睡一覺。
周老漢兒道:“讓你三哥和你一起,拉車也能換換手。”這麼一車瓦用人拉也得累得夠嗆。
周明愈道:“別耽誤三哥上工,我一個人折騰就行。”
周老漢兒又道:“高戈莊是往西南走,你別走範木匠,走鳳凰屯,從他們村前頭往西走,再往南去,邊走邊問差不多就找著了。”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出過自己村,遠的也就去鎮上趕個集走個親戚,十里開外就沒去過,更不用說二三十里,找都找不著地方。
反正家裡這麼多孩子,要說一個人出門拉著車去拉瓦,估計沒有幾個敢去的。沒見過世面,別看在村裡說說笑笑的,可出門就打怵,話不敢講不好意思開口,眼睛都不知道往哪裡看。
周明國還算闖實的呢,自己去鄉里都有點打突,必須得跟著誰才行。
紅鯉子能自己張羅蓋房子、拉瓦,周老漢兒覺得比家裡這些老的少的都能幹。
張翠花又給張羅路上帶的吃食,窩窩頭、鹹菜、湯罐,還帶上倆煮雞蛋……
周明愈也不拒絕,收拾一下,拉著莫茹就和家裡人告辭出發去高戈莊窯廠。
這時候也沒有地圖,去哪裡全憑一張嘴東問西問,問到明白人還行,要是問差了那也可能南轅北轍。
尤其有些人出了門容易掉向,明明太陽在頭頂上,非覺得是在北邊,怎麼都迷糊不過來,難受到噁心欲嘔。
周明愈和莫茹還好點,畢竟文化多,辨別方向的竅門也多。他方向感很好,走過的路基本就能記住,回來哪怕是晚上也就不用犯愁。
二十里要是讓周明愈自己走,跑跑走走估計不用倆小時就到,拉著車自然慢一些,但是他估計三四點鐘也能到高戈莊的。
一路上走村過田的,這時候麥子都收割完畢,農人們趕著牲口忙夏耕,還有一片片的青紗帳,在蔚藍的天底下就好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浪,美麗而又生動。
難得出遠門,路上經過一些村落的時候,周明愈都拉著莫茹從村內走,順便欣賞一下不同村落的風光。
如此速度就慢下來。
他們在鳳凰屯看了兩戶人家打架的,先是夫妻倆口角,然後和拉架的打起來。
在西南那個村子看到